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207节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刚亮起,况叶就从睡梦中醒来。

收拾一番,看了一眼炉子上的烧水壶,里面的水已经少半,剩下的却已经足够他使用。

一番动作闹出的动静,让寝室内的另外两人也醒来。

都是这个时间点起惯了的人,两人醒来后也没有耽误,迅速的收拾一番。

况叶重新换了一壶水的同时,苏继军两人也已经收拾整齐。

抬手看表,时间也才堪堪七点。

三人如今都还不能在学校的食堂吃饭,只能往学校外面走。

由况叶领路,在附近解决了早饭,再转道他昨天去的百货商场,周继军和田宜各自添置了些东西,回到学校的时候也才八点半左右。

之后况叶带着两人,和昨天张学长一样,把报道相关的手续都办妥,三人才歇了下来。

虽说是歇了下来,但三人也不是没事干。

况叶前天到的京市,一圈忙活下来,还没给亲友报信呢。

简修文他们、张志为等人、况家父母和兄弟姐妹,这些加起来要写的信件可不少。

宿舍经过如今已经收拾干净,书桌上的灰尘早已擦干净,况叶和苏继军、田宜都拿出纸笔刷刷的写起来。

三人都一样,得给亲友保平安。

就在三人写信的时候,宿舍的门被敲响,新的室友到了。

一名不认识的学长,领着三人过来。

经过介绍,三人分被是石文,二十六岁,来自云省,中医学专业;赵中华,二十三岁,来自桂省,中药制药专业;王保,二十二岁,来自闽省,药理学专业。

见到三人,况叶三人自然是热情的欢迎。

不过没有交谈多久,三人行李放好之后,学长带着三人去把报道的相关手续办理了。

等到傍晚的时候,三人才回到宿舍。

现在宿舍六人,都来自不同地方,口音各不相同,一聊起天倒是热闹非常。

三人来的晚,况叶和苏继军、田宜也领着三人一起行动起来,目前相处还算愉快。

十六号就这么一晃而过,通知书上报道的最后一天也来临。

十七号上午,况叶和宿舍的另外五人在外面逛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就发现剩余的两位室友已经到了。

最后来的两人,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叫陈阅的小伙儿,十九岁,就来自隔壁市,专业是中医学;另外一个更小,只有十八岁,叫周卫方,本地人,专业是药理学。

这下整个宿舍满员,年龄差别很大,就是专业也有四个,和况叶同专业的也就赵中华。

相互认识后,大家性子都还不错,相处起来也比较融洽。

除了况叶他们这个宿舍,其他宿舍也逐渐热闹起来,随着报道的新生逐渐到位,整个学校也更加的热闹起来。

下午的时候,况叶一行人就受到了通知,晚上的时候各个专业的辅导员要开班会。

晚饭过后,况叶就和赵中华一起前往他们专业开班会的教室。

尽管两人提前到的,但已经有人比他们更早的来。

此时教室里面以及熙熙攘攘的坐着近十人,两人进入教室后,被热情的同学拉过去,之后就相互介绍了各自的姓名。

在和新同学聊天的时候,又有人陆续的到来。

“咳,同学们好,我姓蔡,蔡云生,是你们这四年的辅导员,你们可以叫我蔡老师。”随着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多,辅导员也来到教室。

等到通知的时间一到,辅导员就走上了讲台。

蔡云生应该四十出头,一脸笑容让人生不出恶感。

随着他开始讲话,教室里也逐渐安静下来。

之后就是班会的时间,先是同学们各自起身自我介绍一番。况叶也在这个时候,数了一下他们专业的人数有多少。

二十三人,男十三人,女十人。年龄也个不相同,小的十七岁,大的甚至比况叶还要大一岁。

之后就是班干部的选拔,以方便之后的大学生活。

这个时代的人都很积极,对于参选班干部这事,都积极参与选拔,况叶却没去凑这个热闹。

尽管他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几年,但刻在骨子里的东西还是没多少改变,比如对于某些事的疲懒。

确定了班干部之后,蔡老师就讲解了一下后面一些事情的安排。

特别是同学们关注的粮食关系这件事,这可关乎到他们的吃饭问题。

报道结束前的这几天,大多数人还能勉强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但却坚持不了太久。

这个时代上大学,待遇相当的不错。

就拿况叶他们学校来说,本科生的每个月的生活补贴一般是二十元;口粮供应二十七斤细粮,蔬菜保证每人每天一斤供应。

而学校的食堂一毛钱的主食加一份菜基本上能让人吃饱,而食堂的菜便宜的素菜一份五分钱,贵点的荤菜一份两毛钱。

只要不是顿顿都是荤菜,这二十元足够一个月的饭食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