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65节

因为不住在一起,平时无论是况叶还是周光旭他们,都要忙着制药或上工,碰面的时候也不多。

正好趁此叙叙旧。

再去知青宿舍的途中,况叶在和朱静三人的聊天中,也更加详细的了解了两位新知青的信息。

两人年龄都不大,罗佳18,王兰月17;一个来自山城,一个来自苏城。

也从她们口中了解到今年下乡的知青的一些信息,可以说来自四面八方的都有。

而今年插队的知青其实不算多,据罗佳说,今年下乡的知青,很大一部分都被安排到云省的建设团去了。

听到这,况叶心下叹息。

去云省建设团的知青,他在没来这个时代就知道一些相关的消息。下乡到此的知青,生活的艰苦自是不用说,之后的回城之路比起普通的知青更多了不少艰难。

到知青宿舍,和周光旭他们聚了聚,他也没有久留,在傍晚十分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认识了两位新来的知青,日子还是照常的过,只不过偶尔听到两人的一些消息。

就这样三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四月开始队里的农活越来越忙,一年一度的“双抢”又将开始。

而就在所有人都忙着上工的时候,一则消息让整个丰水公社的知青都激动起来。

去年十二月说的推荐招工,如今终于有了动静。

丰水公社这次就有两个名额。

名额事很快就在知青中传开,一时间知青们走动频繁,都想争取到一个名额。

但丰水公社的知青可不少,有资格争取名额的知青,况叶稍稍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有八十多人。

这其中除了他和陈繁仪这样的老知青,还有刚刚满两年的周光旭他们这一批知青,光是他们就有足足八十人。

况叶先不说,毕竟他是不打算去争这个推荐名额的。

八十多个知青,争取两个名额,这其中竞争有多激烈可想而知,而且他们要过的首道关卡是所在的生产大队愿不愿推荐。

第176章

因为招工名额而人心浮动的知青们, 在忙碌的“双抢”期间,也四处走动,动用能用的一切关系。

但丰水公社这次的名额只有两个,一时间竞争非常激烈。

九大队的许诚、姜雨、朱静三人, 他们目前也达到了招工标准, 自然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况叶不用打听, 就能从队员们的口中得到三人最近的一些动向。

三人都找过大队长这边, 公社也去了, 甚至还听说给家里发了电报。

不过名额就两个,还是整个公社, 大队长这边也做不了主。

最后公社看知青们实在闹的厉害,干脆组织了一场会议,所有符合招工要求的知青,都到场镇上去一趟,会议决定这两个名额的归属。

八十多名知青齐聚一堂, 况叶也在其中。

虽然他没有争取名额的打算,但作为符合要求的一员,会议的表决需要八十多名知青全员到场。

除了他们这些知青,还有各个生产的大队长也到场了。

他们对各个生产大队的知青的评价,也至关重要。

会议内容也简单, 想要这两个名额的人,由在场的人投票决定,不过在投票之前, 每个参与竞争的知青可以发言进行拉票。

八十多名知青,除了不想竞争的况叶和陈繁仪等一些在此安家的老知青, 其余的基本上都上台进行了拉票。

这期间,底下的知青也会对一些知青所说的进行反驳。

毕竟下乡两年, 不是每个知青都积极参与劳动,甚至还有些行为很不妥当。

对于这些反驳,台上的知青可以辩驳,不过一旁的大队长会不会帮忙说话就看情况了。

八十多名知青,其中八十人都是六九年三月初同一批来到丰水公社的。

虽然被分散到各个生产大队,但这两年来都有联系,相互之间还是知道一些实际情况的。

况叶虽然和这些知青不太熟悉,但这两年也从队员们口中听到不少和他们相关八卦。

哪怕之前他不认识,等以往八卦中的主角站上台自我介绍之后,也就把人和相关的八卦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也就能对其的发言有了些具体的判断,更何况底下还有一堆竞争者,这个时候揭老底的可不少。

但除了这两年表现不好的知青,也还有不少的确是勤勤恳恳的知青,他们想要获得大家的投票,就得靠其他的了。

这个特殊的时候,政治身份也是能拿来做筹码的。出生红,就是其一。

毕竟这个时候招工,政治审查要是过不了,一切也是白搭。

想要竞选的知青们在台上各显神通,等他们发言结束后,给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投票。

每人一票,不能给自己,最后获得票数最多的两人得到名额。

投票的这半个小时,不少知青们凑成一堆,想要在最后时刻在活动活动。

不过时间不等人,半个小时后,随着唱票结束,有四人获得了最多的票数,但却是相同的票数。

但名额只有两个,之后还进行了一轮投票,在这四人中最终确认了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