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17节

不过初春不久,一场倒春寒让才暖和不少的气温再次下降,队员们也因此有不少着凉的。

也因此,医疗站的陈繁仪还找况叶再多订了一些药品。

因为是临时增订的,况叶手上的库存不足,还请假忙活了几天才把药品制齐。

药品制齐后,他又马不停蹄的给医疗站那边送过去。

这么多人?

来到医疗站,况叶还未走近,便看到不少队员聚集在此,不由的有些惊讶。

往年倒春寒的时候,队上也有不少着凉的,他印象中好像没有这么多上医疗站这边看病的?

现在等待看诊的队员,医疗站的屋子已经待不下,屋外的阶沿上也有不少人。

等到况叶走近一看,这其中不少都是小孩和老人,加上带他们来看诊的家属,一时间让医疗站这边显得有些拥挤。

见此,况叶心底也大致明白了。

老人和小孩本来免疫力就比较弱,在剧烈的天气变化下,是最容易生病的那群人。

至于今年为何比往年还要多,他猜测可能是营养摄入不足的原因。

为了节省口粮,如今大队上几乎每家每户粮食都是省着吃的。

这让本来就营养不足的队员们,情况更加的严峻了,更导致了免疫力的进一步下降。

也因此一场倒春寒,让医疗站这边多了不少看病的队员。

“况知青,你来了,先等我一会儿。”此时陈繁仪刚好看完一位病人,见到来送药的况叶,招呼了他一声。

“陈医生,你先忙,我这边不急。”见此,况叶应了一声,找了个位置把装药的背篓放好。

陈繁仪紧接着查看下一位病人,对况叶这边也就不再关注。

看她这么忙,况叶也没打扰。

在等待期间,他也观察了一下来看病的队员们到底是些什么症状。

大部分都是因为骤然降温,着凉导致的感冒症状,比如咳嗽、发热等。老人的话,因为有其他的病况,情况要复杂些。

陈繁仪如今看诊的效率非常的快,看诊的队员们陆续的拿到药离开。

就在医疗站的病人只剩下两三个的时候,突然一辆自行车停在了门外。

自行车刚刚停稳,骑车的人就迅速跑进医疗站,同时还着急的喊道。

“陈医生!陈医生!忙烦你帮忙看看!”来人是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怀里抱着个五六岁大小的孩子,急急忙忙的把人放到了陈繁仪的面前。

小孩穿着一身棉袄,外面还罩着一件大衣,此时整个小脸通红,呼吸有些急促,人也处于昏迷的状态,甚至有些抽搐。

“丁叔,你先等一会儿,我先看看这小孩。”陈繁仪看了一眼小孩,就知道情况很不对,连忙让正在看诊的队员先等一会儿。

话音一落,就让抱着小孩的汉子,把小孩放到屋内的唯一的一张病床上,然后开始查看小孩情况。

对于这个情况,丁叔和医疗站其他等待看诊的人也都没有意见。

毕竟小孩的情况有目共睹,他们本来也不太着急,先紧着小孩这边也行。

见陈繁仪查看小孩的状况,所有人都忍不住观看,况叶也是如此。

只见陈繁仪拿掉包裹小孩的大衣并把其放平,之后解开小孩棉袄的领扣,腰带也让旁边的汉子帮忙解开。

之后便把小孩的头偏下一侧,同时检查小孩口中有没有分泌物,以免有异物进入呼吸道。

“况知青,帮忙拿下我抽屉里的一个银色盒子。”在检查的同时,陈繁仪看到旁边的况叶,就让他帮忙拿个东西,她现在空不出手。

“给。”况叶迅速的找到陈繁仪说的东西。

其实就是个铝制的饭盒,把盒子交给陈繁仪的时候,他还提前把盖子揭开了。

里面是一叠叠白色的纱布,以及一个针灸包。

陈繁仪拿起一叠纱布,卷了两下,就把它塞到小孩刚刚清理干净的口中。

“帮忙按住小孩的四肢,我这边给他扎几针。”之后陈繁仪又开口道。

见此况叶和那名汉子,一人按手,一人按腿,把小孩固定好。

陈繁仪趁着这个时候,迅速的清洗了双手,然后打开针灸包,取出细细的长针,找到几个止抽搐的穴位,开始针灸起来。

等到小孩的抽搐停止之后,陈繁仪才让况叶和那名汉子放开了小孩。

小孩此时还发着高烧,陈繁仪给其服用了退烧的药,又详细的询问了小孩的情况。

况叶在一旁也听着那名汉子回答,也了解了小孩的情况。

汉子不是九大队的,他们离九大队这边还算近,小孩的情况紧急,来不及送卫生院,就找到陈繁仪这边。

小孩其实从昨天晚上就不舒服,开始家里也没太注意,结果发展到小孩高烧不止,且出现呕吐抽出的症状,这才急急忙忙的把小孩送过来。

第124章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农村非常的常见, 这个时代的小孩都养的比较糙,而且医疗条件也不太方便。

也是现在九大队有陈繁仪支撑起一个医疗站,之前医疗站没有重开的时候,遇到小孩这样的情况, 得跑去更远的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