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25节

女儿这边的情况稍微稳定一些,陈繁兰准备回家收拾些衣物用品,也准备去单位请个假照顾女儿。

这期间她与夫家人的争执也顾不了太多,准备等女儿好起来之后再来算算这笔账。

结果在去单位的时候又遇到一件事,让陈繁兰胸中的情绪堆到了极点。

不过想到女儿还在医院,陈繁兰勉强自己冷静下来。

请好假返回医院,在陪护的时候,陈繁兰也在思考,想到过往的种种,以及眼前的一切,她决意把先女儿送回娘家。

趁着这个时间,她要处理一些事情,这期间必然会对女儿的照顾有所疏忽,而且也担心影响到女儿。

在送女儿回去的时候,陈繁兰自然也把事情的原由讲给父母听了的。

陈庆应夫妻两听了事情的原由,也不得不承认女儿这样做的确是无奈之举。

但其中牵扯到陈繁兰夫家的事,也令陈庆国夫妻愤怒不已,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县城去把人打一顿。

以往陈繁兰并没有对父母抱怨过生活中的苦闷,她原本是不想两老担心,但如今事情堆叠在一起,她也忍不下去了,为了获得父母的支持,才把以往的艰难说给两人听。

陈庆应夫妻对自己的大女儿自然是十分看重的,因为她在县城成家,平时来往不太方便,但女儿却也时常回来看他们。

每次回来的时候,这妮子也报喜不报忧,结果她这几年生活不如意,陈庆应夫妻两竟然也不知道。

要不是这次把外孙女佳佳送回来,他俩还要被瞒在鼓里。

想到女儿这几年生活上的不如意,陈庆国就恨不得撕了那混账的女婿。

陈繁兰的丈夫姓冯,叫做冯水生,当年两人之所以能够成婚,也是经人介绍。

两人处了一段时间,陈、冯两家见了一次面,婚事也就确定下来。

之后两人结婚,一开始日子倒还过的不错,虽然陈繁兰有时候觉得婆母有些偏心冯家大哥,但她和冯水生两人都是工人,工资也不低,虽然要上交一定的家用,但还是有部分捏在自己手上的。

但随着她怀孕并且生下女儿佳佳后,这日子就变得难过起来。

当时陈繁兰和大嫂差不得时间怀孕,只不过一个是第一胎,一个是第二胎。

陈繁兰生产的日子比大嫂晚两天,但待遇完全不一样。

她生产的那天,婆母在医院来看了一眼,听说生了一个女儿,脸色当场就变了,转眼就离开了,之后是一次也没来看过,更不用说照顾月子中的小儿媳。

陈繁兰的大嫂二胎和头胎一样,是个男孩,婆母就一直在那边照顾。

婆母不管,陈繁兰虽然心中有意见,但毕竟自己不是人亲生女儿,要求不了太多。

但丈夫冯水生的态度,却第一次让她心生介怀。

听说是个女儿,丈夫一开始期待的情绪就陡然变了模样,甚至在她住院的那几天,夫妻间的体贴也不多,更不用说对女儿的关注。

陈繁兰这次生育的月子,还是她亲生母亲过来照顾的。

从生产到出月子,冯家人表露出来的态度,让陈繁兰知道这家人竟然如此的重男轻女。

来照顾她月子的陈母,自然也看出来了。

但在这个时代,这种思想是普遍存在的。陈家人之所以没有这么重的思想,根源是他们这一家的传家历史。

陈家人在观市扎根三百多年,祖上却是逃难到此的。

对于当初逃难到此的经过,陈家人是有记载的,并在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当初陈家人到观市的只有三人,是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幼儿。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从北边一路逃到了西南的观市,光是两千多里的路程,就知道其中的艰辛。

更何况那是在王朝末年那种动荡的时期。

陈家先祖的母亲带着他们到观市落脚,并且把两个儿子养大成人,之后娶妻生子,陈家就这么一代代的繁衍下来,更是在观市逐渐扎根。

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陈家在观市的族亲不少,九大队的只是其中一支。

而让这一切开始的是陈家先祖的母亲,没有她,就没有陈家。

陈家先祖把这一历史代代相传,对自家的女儿也就和旁人不一样,重男轻女的的思想虽然受到一些世事的影响,但比起旁人来说,已经轻了很多。

陈母虽然是外姓嫁过来的,但长辈和陈家也是老姻亲,自然对这冯家有所不满。

但她知道世事如此,如今女儿已经和冯水生结婚,她最多能以丈母娘的身份教育一下女婿。

在照顾大女儿这四十天,冯水生因着她在的原因,勉强表现的过去,陈母虽然有些不满意,但至少女婿有点态度。

后面陈母私下也劝了女儿。但因为时代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陈母自然不会说什么离婚。

只是让陈繁兰一定要顾好自己和女儿,有什么委屈的事情,也不用怕,她娘家那么多兄弟也不是摆设。

但哪知道陈繁兰对这话也只是听进去了一半。

这几年倒是顾及了自己和女儿,但受到了委屈却没向家里人透露一分。

到了她自己忍无可忍的时候,才回来找陈庆应夫妻两。

陈繁兰女儿出生在五八年底,这之后几年她和女儿在冯家过得一点也不顺心。

冯家人重男轻女,不过因为陈繁兰本事不错,且态度强势,女儿到没有受到打骂和压榨。

不过没有打骂和压榨,并不意味生活顺心。

一开始冯母还指桑骂槐,甚至催促她生二胎,但陈繁兰并不是好惹的,加上她工作上比丈夫冯水生出色,工资也比丈夫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