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36节

弄完这些, 他简单的解决的午饭,准备在休息一会儿出门上工。

移栽这些枝丫的时候, 况叶其实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在外面存活。这些在空间中生长的不错,不仅长出了根须, 甚至有孕育芽孢的趋势。

当然枝丫上的这些生长点,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也是况叶选择如今移栽的原因之一。它们再在空间生长一段一时间,其形态就会和外面的完全不一样。

在移栽这些枝丫的时候,况叶再次仔细的查看了一下灵植种子。

三种灵植种子,他专门用了一块田地来种植,除了不能依靠丹修一些神奇的手法,其他操作方法都是按照手札中记载的做的。

这些种子种下已经有一个来月,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让他都快要忘记它们的存在。

心中的期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消散许多。

不过他还抱有最后一丝期望,所以暂时没有动这些灵植种子。

......

下午继续上工,队员们对于上午出现的落水事件,也谈论了一会儿,主要是关于回去的后续。

其中倒是有件小事挺好笑的。

两小孩在这个天落水,回去后除了换身干爽的衣服,自然是被各自的家长灌了一碗浓浓的姜汤。

据说这姜汤因为太浓,味道不咋地,其中一小孩一开始不愿意喝,被其家长硬灌下去的。当时小孩闹腾得,隔壁的邻居听声音就能想象现场的情况。

之前下水救人的那个队员也一样,不仅他家里给准备了,两小孩的家长第一时间来道谢,送上的谢礼之一就有浓浓的姜汤。

据救人的队员的兄弟说,他家兄弟为此连着喝了三碗姜汤,当时的表情看着挺痛苦的。

两相印证,这姜汤应该的确有点难喝。

这件事听着有点好笑,但况叶知道这其实也是迫于无奈的选择。

这个时代的农村缺医少药,今天两小孩和下水救人的队员,在这样的天气着凉是妥妥的,为了驱寒只能选择这样的方法。

这姜汤难喝,也说明了其家人对此的担心,所以才有了这浓到难喝的程度。

下午的活在队员们时不时的谈论中结束,况叶还完工具后就往住处回去。

老远就看到屋顶上飘起的炊烟,知道简修文他们已经赶集回来。

等他回去后,晚上的饭就快要上桌。

吃饭的时候三人闲聊,对于落水这是讨论了一下就略过,说起今天赶集的事。

之前况叶让简修文他们帮忙到邮局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结果是没有。

对此他到没怎么失望,上次寄信是12月中旬,如今时间也就堪堪过去一月,没有回信很正常。

除了这件事,今天简修文他们赶集有一件事,倒是比较吸引况叶。

他们竟然带回来一个小石磨。

“今天不是正好遇上嘛,加上价格也不贵,我们就商量了一下,干脆买了一个。”刘康民笑着道。

之前领完粮食,因为队上能加工的地方几乎爆满,他们三人也挤不进去,因此连着几天吃了没加工过的豆子、玉米等食物。

今天赶集的时候,两人正好遇到集市上有老乡卖小石磨,就干脆卖下来了。

这个石磨不大,磨盘上盘的直径也就三十多厘米,下盘差不多四十多厘米。

用来磨豆子玉米也不成问题,所以两人商量一下就买了,这样的话之后也方便些。

不过别看这石磨不算大,但分量却不轻,两块磨盘加起来足足有九十来斤,两人分别背一块,从场镇上带回来废了不少功夫。

两人不辞辛苦的把石磨背回来,况叶没有坐享其成。

带着笑意吹捧两人一番后,表示买石磨的钱自己也出一份,毕竟有了这个他也是受益人之一。

经过一番推辞劝说,简修文他们也同意了这个提议,收下了况叶拿出来的一份钱。

晚饭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三人闲聊洗漱后,也都回到房间休息。

之后况叶再次进入空间,继续忙碌学习、田间收获的事情。

之前收上来的小麦、玉米、水稻、豌豆,他今天晚上花了点时间,把小麦和水稻脱粒,准备再晾晒干燥一番后称重。

忙完这些再加一道餐,就回房间准备休息。

在躺倒枕头上准备入睡的时候,屋外突然传来一阵阵的犬吠,起伏连绵成一片,闹出的动静不小。

这个时代虽然物资匮乏,但农村养狗是常态,九大队这边也有一些队员家有狗。

以往况叶都没有听到这么多的狗叫声,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他有些担心,仔细听了一下屋子周围的动静,没有发现异常。之后随着狗叫声逐渐停歇,也就不再多想,准备明天问问相熟的队员,看看他们知道情况与否。

第二天照常上工,还没等况叶问出来,就知道了昨天晚上的情况。

昨天晚上落水之一的小孩,也就是那个叫冬娃子的,发起了高烧,一直对他有关注的父母,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小孩的情况。

采取了一系列的降温方法,却没什么作用,小孩情况甚至陷入更加糟糕的情况。

其父母发现这不是办法,立马找人借了自行车,背着小孩去场镇上的卫生院求医。

如今九大队以及附近的生产大队都没有医生,离得最近的也就是丰水场镇上的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