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逝者之书(出书版) 第16节

果真,丈夫在铁证面前坦白了。他因为受不了夏晓曦的体弱多病,而起了杀心。身为医生的他,假装给当时头晕难受的夏晓曦注射,用含钾离子的注射液来害死了她。

案情×剖析

注射死

喜欢侦探小说的朋友,对今天的这个桥段一定会比较熟悉。但是法医利用专业知识发现隐藏的犯罪,在侦探小说里出现却比较少。老秦得说,其实,这种看似“完美犯罪”的素材有的时候真的可以遇见,只是对于法医来说,并不难识破。也就是说,想要“完美犯罪”,最难的还是要过法医这一道关。

注射死其实是一种死亡方式,不能算是一种死因。但因为很多朋友提及“完美犯罪”的话题,我才把这种经常出现在侦探小说里的“完美犯罪”拿出来单独叙述。既然能拿出来叙述,自然说明这并不是一种“完美犯罪”。

注射死有很多种死因,但是在法医学实践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注射毒物和毒品到人体内导致中毒死。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上一案“药物中毒死”的内容之后,又补充这一案“注射死”。无论是毒物还是毒品,其实都是有毒药物。这些达到一定量就能让人死亡的物质,一旦进入血液循环,会更迅速地或者更轻易地致人死亡。尤其是在吸毒过量致死的案例中,绝大多数其实都是注射死。

其次,就是注射药物后的过敏死。我们从小就对这个词不陌生吧?药物过敏也是医疗机构一直在想办法避免的。我们在打点滴之前,要进行皮试,也是防止咱们的机体对某种药物过敏而发生危险。

最后,就是注射导致的栓塞死。在很多美剧中,都有这样的作案手法。利用注射器,给人体循环系统里打入大量的空气,导致肺栓塞死亡(前文有述)。这也是一种注射死的手法,但这也并不是“完美犯罪”。第一,需要很大量的空气进入血管,才会引起栓塞而导致死亡。第二,法医在尸检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死者心腔内的异常,从而得出结论。

当然,这一切发现,都取决于最初的尸表检验。老秦说注射死不是“完美犯罪”的原因,是注射死必定会留下针眼。不要小看这个微小的东西,法医最注重针眼的发现。即便是对正在生病中的患者,法医也会很较真地去搞清楚针眼的个数,就像本案里那样。

一旦发现了可疑的针眼,那么“完美犯罪”就不攻自破了。因为无论是运用什么高端的毒物,都可以通过理化检验或者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而被发现。即便是那些进入体内就能自己代谢掉的毒物,也可以在针眼附近的皮肤处发现踪迹,从而让犯罪无处遁形。

除去针眼,每起案件根据案情的不同,都会有其他可以让法医发现的疑点。比如本案里的丈夫口供和尸体的胃内容物、尸体征象等不吻合,也会成为让警方高度怀疑的一个依据。

案件调查是一个综合、立体的活动。揭示隐藏的犯罪,也绝不能仅依靠法医。在调查注射死杀人的过程中,很多警种都是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的。所以,所谓的“完美犯罪”,不过是小说家的臆想罢了。

注射死不一定就是他杀。有可能是吸毒过量而导致的死亡,也有可能是轻生者自注毒药的自杀,还有可能是医疗事故而导致的意外。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性质,只要发现了疑点,法医就一定会追查到底。

自救×小剧场

小白:“师父,注射死最常见的是什么情况啊?”

聂之轩:“当然是吸毒了。在法医学实践中,最常见的就是吸毒者注射过量毒品而导致的死亡,同时经常使用不清洁的注射器也有可能被传染艾滋病等传染病。”

小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句话我们从小学就会背了。”

聂之轩:“要说现代社会最害人的是什么,那一定就是毒品了。无论是什么毒品,我们都是千万不能沾上一点的。”

小白:“注射死中过敏也发生得不少吧?”

聂之轩:“是啊,但是按照医疗规程,现在凡是有过敏可能的药物,都是要进行皮试的,所以这种死亡的概率降到了很低。但还是有一些人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去那些没有行医资格的黑诊所就医,有的时候也会发生过敏死的事件。”

小白:“虽然现在大医院人比较多,会排队,但是城市里,包括农村的各个社区都有正规的卫生院、社区医疗站了。所以如果我们身体不适,哪怕是感冒这种小毛病,也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聂之轩:“说得对,包括近些年热起来的美容行业,顾客也是需要去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我就碰到过非法行医者在给人注射玻尿酸隆鼻时,一针把玻尿酸打进了患者眼动脉,导致瞬间失明且无法恢复的情况。所以说,注射其实也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我们可不能轻率。”

第26章 第二十六案 租住在仓库边的女人

她知道,关上窗户可以挡住外面的危险,却不知道危险也可能来自建筑内部……

夏晓曦从大学毕业开始,就租住在省城的这栋小房子里。

这是一栋两层连排小楼,一楼是房东自己的仓库,二楼则是六七间小屋,全部租给刚刚大学毕业在到处求职又或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单身青年。

虽然是在城乡接合部,但是生活便利,闹中取静,所以夏晓曦很喜欢自己的这个住处。房东也是个很自律的人,他的主业是收售粮食,就是做粮食生意的。每次进货、出货,也都非常自觉地选租客们不在家的时候,防止打扰到他们的休息。

夏晓曦这天下班回来,发现房东又进了一大批粮食,都已经全部装进了仓库。她微微一笑,深感房东的贴心。劳累了一天的她,正想好好休息一下,如果这时候进货,自己该有多难受。

夏晓曦从仓库的大门进去,沿着仓库内部的楼梯,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她的小房间有两扇窗户,一扇是在门旁,和楼梯相通,连接了仓库的内部。这一扇窗户夏晓曦是常年不关的,因为它在建筑物的内部,不存在安全问题。另一扇窗户则通往楼外,夏晓曦比较谨慎,和其他房客不一样,她总是关闭这扇窗户,防止有小偷潜入屋内。

即便不通风,但是至少安全。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劳累了一天的夏晓曦,洗完澡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在生理期还要承担这么繁重的工作,实在是太惨了。

昏昏欲睡的夏晓曦突然感觉到了阵阵恶心。她没有在意,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胃肠道不好,恶心、呕吐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而此时,无论有多恶心,她都不想爬起来就医、吃药,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可没有想到,这种难受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在昏昏沉沉当中,她似乎感觉到自己探头吐了出来。也不知道呕吐物有没有弄脏她的鞋子,但这都不重要了,因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好好地睡上一觉。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因为公司发现夏晓曦没有来上班,就电话通知了她的父母。而夏晓曦的父母反复打电话都联系不上她,于是找了在省城的亲戚,请他去夏晓曦的住处看看。

这一看,把亲戚给吓坏了。

夏晓曦早已离开了人世。

在接到报案后,聂之轩和小白及时赶到了现场。

“全身没有任何损伤痕迹,尤其是颈部、口鼻和胸腹部皮肤都没有遭受外力的痕迹。”小白说,“可以排除死者是遭受机械性暴力或者机械性窒息而死亡。尸体的尸斑呈暗紫红色,指甲青紫,口唇发绀,这倒很符合潜在性疾病导致的猝死征象。”

“可是,只要现场发现了呕吐物,咱们就不能排除中毒死亡啊。”聂之轩皱着眉头思考着。

“中毒?”小白说,“现场不具备中毒的条件啊。根据调查,她晚上是不吃饭的,而且现场也没有任何食物和饮料,甚至连餐具、容器都没有,说明她回来以后并没有进食或者饮水。”

聂之轩指了指楼下的仓库说:“提示理化检验部门,看看能不能在尸体血液中找出磷化氢的成分。”

和聂之轩预料的一模一样,理化检验部门很快就在死者的血液中检出了磷化氢的成分。

“师父,您是怎么料事如神的呢?”小白惊讶道。

“很多需要对粮食进行储备的人,为了防止虫子破坏粮食,都会在粮食上喷洒磷化铝。”聂之轩说,“这种东西可以和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是可以致命的。这个命案现场是半密闭状态,它通往粮食仓库的窗户是打开的,而能够吸纳新鲜空气的另一侧窗户却是关闭的。这样一个可以让磷化氢进入,却不能散发的半密闭空间,当然有造成中毒的条件喽。”

“房东应该负有直接的责任。”小白说,“死者的死因被准确查出,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

案情×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