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逝者之书(出书版) 第1节

你答对了吗?

如果你答对了0~2道题,说明你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很薄弱,很需要赶紧阅读本书,以此来提升你的生存力;

如果你能够答对3~4道题,说明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自己的身体也有了足够的关注,但你还需要通过这本书纠正一些误区,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安全;

如果5道题你全都答对了,说明你已经有了非常强大的生存本能。知其然,更有必要知其所以然。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你能了解到这些救命常识背后的法医学原理,告诉给更多你在意的人。

好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场有关生存能力的科普之旅吧!

中国警察网有一项公益活动,叫作“公民安全课堂”。我是“公民安全课堂”的一名安全教官。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项公益活动的意义所在,于是来问我。我觉得,我们还是从“死亡教育”来说起。

2019年3月13日,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提出,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顾晋老师说,“死亡教育”是向人们传递死亡相关知识,培养和提升应对及处理死亡事件的能力。中国的“死亡教育”仍处于探索初期,基于尊重生命理念开展“死亡教育”尤为必要。

也许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对于“死亡”一词讳莫如深。甚至一提到类似的词汇,我们就会被父母呵斥。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每个生命体都会有终点,每个人都会死亡,那么,这个必然会出现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连言谈之中都要避讳呢?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看起来与死亡相隔甚远。可是,真的不谈就会远吗?

死亡,连说都不能说,何谈教育?

在这样的意识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们,会变得怎样呢?有的愚昧迷信,有的讳疾忌医,有的漠视他人的生命,有的则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有人说我是在危言耸听,其实真的不是我在夸大,缺乏安全意识、漠视法律法规、不敬畏生命,或者歧视与死者接触的职业,这些并不是个别现象吧?所以,我觉得“死亡教育”势在必行,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儿童教育。对成年人的“死亡教育”甚至比对儿童的更加迫在眉睫,因为身教大于言传,如果成年人对死亡的认知都不够,又如何去给自己的孩子带来良好的影响呢?“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教育,而这应该是全民性质的活动。

作为一名普通的法医,在这个庞大的体系工程里,我能不能起到一些作用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既然是一名法医,我每天都会见到死亡,似乎“死亡”这个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在职业生涯中,对待死亡,我经历了从心酸到恻隐、从悲愤到淡然的心路历程。如果我能够用文字将这些分享给你们,一定会让你们对死亡有不一样的认识。

我曾经在《科学Fans》杂志上写过一个专栏,叫作《第X次死亡》。在整理、补充了专栏文稿之后,我又增添了一些内容,最终写成了你们手上的这一本科普书《逝者之书》。你们会发现,这本书里死者都是同一个名字——夏晓曦。这是因为我在创作时,想用“xxx”代替死者名字,可是“xxx”放在书里也不合适啊,于是我用输入法打了“xxx”,才有了这个名字。

这一本《逝者之书》中列举了我见过的各种死因,对各种死因的法医学现象进行了科普。同时,我针对每一种死因介绍了一些防范规避的方法。再者,这本书里的大量案例都是生命的反面教材。我希望大家可以通过看到别人的遭遇,而避免自己的不幸。

科普只是媒介,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我曾经在尸检的时候,暗自琢磨,躺在我面前的这一具冷冰冰的尸体,在生命陨灭的那一刻,TA曾想些什么呢?

TA一定是想继续活下去。

生命是最可贵的东西,没有之一。生命也是最美丽的东西,没有之一。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逝者之书》,意识到这一真谛,从而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尤其是在绝望、无助的时候,更要去想一想。活下去,有很多理由;活下去,甚至不需要理由。

正因为生命有终点,所以我们更应该拼命地、快乐地、充实地活着。

2019年3月28日

第1章 第一案 水边的女孩

她生前遭遇了什么,小小年纪却陈尸池塘中?

2012年夏末,南安市的居民夏先生到派出所报案,称自己14岁的女儿夏晓曦失踪了。

派出所所长立即组织社区民警协助夏晓曦的亲属展开搜寻工作,并专门安排一组民警重点对辖区内的沟、塘、湖、池进行了寻找,果不其然,不到一天的时间,民警就在距离夏晓曦家两公里的一处池塘内寻找到了夏晓曦的尸体。

这个池塘的附近是一片野地,野地里有很多野菜。据调查,夏晓曦经常在放学后,到野地里玩耍、采摘野菜。

夏晓曦的尸体被打捞上来的时候,裤子是褪到膝盖的。所以,夏晓曦的父亲怀疑她是遭受到不法分子的侵犯后,被抛尸入水的。

不管家属怎么认为,这种非正常死亡事件都需要法医出场。法医在进行检验后,就可以给办案单位提供判断死亡原因的依据了。

负责本案的法医聂之轩,来自南安市公安局。他是一个身高大约一米八的魁梧男人。面容白净,一头短发微微有些自然卷。当聂之轩穿着干净利落的警服抵达现场时,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当然,最引人注意的,是聂之轩右手袖口露出的机械手。他从容地套上解剖手套,似乎已经对这种注视习以为常。

与他合作已久的同事都知道,不光是右手,聂之轩的右腿也是人工制造的机械假肢。

跟在聂之轩身后的是实习法医小白,他从学校毕业还没多久,对聂之轩假肢的由来一无所知。

接到出现场的指令时,小白正准备吃东西。他还没打算放弃这顿饭,于是一手拎着勘查箱,一手拿着手抓饼狼吞虎咽。在靠近现场的时候,小白被石头绊了一下,手中的手抓饼掉落在了泥地上。

“别吃了,要进警戒带了。”聂之轩说。

“这……这也吃不了了呀。”小白一脸心疼。

两人走进了警戒带,第一眼便看见了夏晓曦口鼻外面黏附的蕈状泡沫。

“这个就是蕈状泡沫吧?”小白问道,“这就是淹死的呀。”

“第一,法医在尸检完毕之前,不要轻易下任何结论。”聂之轩说,“第二,法医的术语里没有淹死,只有溺死。”

小白吐了吐舌头。

聂之轩拿起夏晓曦的手,发现手指之间有泥沙和水草,心里似乎有了一些底,说:“走吧,把尸体运到解剖室。既然家属提出了异议,我们需要对尸体进行系统解剖检验,明确死因。”

经过法医检验,发现夏晓曦的气管内有大量的蕈状泡沫,气管充血,肺部膨隆,可见肋骨压痕,胃内有大量带有水草的液体。由此可以判断,夏晓曦是溺水死亡的。同时,法医经过检验也判断夏晓曦生前并没有遭受性侵害。

结合池塘岸边的足迹等痕迹以及其他一些调查工作发现,专案组还原了事实真相。

夏晓曦独自在池塘边玩耍的时候,突然内急,于是在池塘边解手。而恰巧在此时,远处有几名学生向池塘这边走来。夏晓曦发现有人过来后,来不及提起裤子,就想往灌木丛后躲藏。但因为裤子的牵绊,夏晓曦失足掉进了池塘,不幸溺死。

案情×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