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99节

忙活到十二点半的时候,一切手续才搞定。

为了表示感谢,况叶拉着人去饭店吃了一顿,之后也在聊天中了解到这一次公社参加高考的录取情况。

可以说丰水公社的二十四个生产大队中,况叶所在的九大队简直就是一枝独秀。

到现在为止,九大队参考的十二中,加上他已经有五人被录取。

其他生产大队加起来的录取人数都没这么多,只有少的可怜的两人。

这样的录取率,况叶细细的一琢磨,近六十人参考,到目前为止录取的人数只有七人。

算下来,差不多是百分之十一的概率。

但这其中,还算上了九大队这个算的上bug的录取人数。

要是按照正常的来算的,最多三人,也就是将近百分之五的录取率。

这样的录取率,在周围的公社还算是不错的,况叶还了解到有的公社,到目前为止一个人都没被录取。

当然,这只是农村的相关录取率,城镇等教育资源好些的地方,相对来说要高一些。

和工作人员分开后,况叶在为自己欣喜之余,也在心中叹气。

高考的录取率,在他原本的时代,和现在已经大为不同。

但他父辈那个时候,他其实也听说了一些。

那已经是八十年代末了,据他的父辈说,当时他们高中的一个班,能有一两个考上大学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从此也可以推断,更早之前那低得可怜的录取率。

这番感慨也没有持续多久,况叶还准备在场镇上半点其他事。

首选当然是给亲友报喜,不过除了给况家父母打了封电报过去以外,其余的人他都是写信报喜的。

至于给况家父母这边打电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及时通知他们。

主要是,前不久况父又来信问起他接班这件事,要是真没收到录取通知书,他那边就帮他把接班这事办了。

幸好,录取通知书下来,况叶也可以直接的拒接这边的安排了。

当然因为电报实在有点贵,传递的消息也有限,况叶后边还补了一封信件给况家父母,详细的说明他后边的安排。

这次报道的时间实在太紧,潭城他就不回去了,之后等学校放长假再回潭城看望两人。

在邮局把信件写好并寄出,况叶在场镇上的算是忙得差不多,想到之后要乘坐较长时间的火车,他还得准备些东西,也就在供销社这边买了些手里缺的东西。

之后他就回了九大队。

回到九大队后,况叶也没有闲着,屋子还得收拾了。

这房子要出手,但里面的好多东西啊,他自己却是要留着的,比如一些生活用品,书籍和少量的药材。

其中还有好几百斤的粮食,以及地窖中的红薯,这些他倒不准备带走,但也得找人处理了。

除开粮食,他想要自己留着的东西大都放到了空间中。

这个时候,况叶不由的庆幸,空间的存在,让他不必纠结太多,想留下的多上都西都带得走。

收拾好屋内的东西,留下到时候明面上的要带走的东西,这件事就暂时告一段落。

而这个时候,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傍晚。

就在况叶准备做晚饭的时候,大队长这边直接找到了他。

“叔,你怎么来了,这是房子的事有信儿了?”见到陈庆国,况叶连忙招呼人坐下,紧接着倒了杯热茶,就问起来意。

“你上午给我说了这事,我就转头找之前的两家人问了,确认之后我就过来给你说说。”陈庆国坐稳之后,稍稍歇了口气,就说起买家的情况。

“麻烦叔了,现在是什么情况?”能当天有信儿,就说明陈庆国这边真真的把事放在了心上,况叶相当的感激。

“两家听到你要尽快出手,二小队繁全家,当时就压价太低两百块就想拿下来,我不建议你出手给他家。

还有一家就是你庆方叔家的侄子,你也认识的繁开家。他家现在住不太开,也着急要房子,倒也没想着压价,而是先问问另外一件事,要是你这边愿意的话,他们愿意出两百八。”陈庆国也没忙着,干脆的说明目前的情况。

“啥事?”听到后面一家开价两百八,到也在况叶的接受范围。虽然他在这屋子上花的价钱不止三百,但也住了十来年。

现在的房屋可不像后世那般值钱,特别是农村的房屋,如今有人愿意两百八接手已经是相当不错。

但对于繁开家的条件还是有些迟疑,万一是他接受不了的,这件事还是得另做考虑。

“这件事对你来说应该不是啥难事。”见况叶的表情,陈庆国先安抚一番,紧接着就开口道:

“你后边不是要去学校报道吗,年前领的口粮打算怎么处理,繁开这边的意思是,考不考虑把口粮出手给他们家,他们家人有点多,粮食不够吃呢。当然按照正常的市价给。”

“这事?倒没什么问题。”听到陈庆国的解释,况叶心下倒是松了口气,这个条件他能接受。

甚至还正好解决了他的另外一个问题。

要知道现在粮食的交易,明面上倒是允许了,但却有数量上的限制,就拿丰水公社这边为例,场镇上允许社员们交易的粮食最多为二十斤。

当然规定是规定,在农村也有其他的办法交易粮食,就比如之前的互换有无,只要不涉及到钱,也没谁多嘴。

随着十年动荡的结束,造反派等一些列搞事的人被批判,相关的交易又松泛了些。

像况叶这样要离开的知青的粮食,九大队在之前就有了处理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