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27节

不久后,况叶看到两辆挤满人的汽车,开到了学校的门口,紧接着从车上陆陆续续的走下新来的知青。

当然来的还不止知青,有一小队明显是县城派遣的工作人员。他们之间也很好区分,知青每人胸前都别这一朵大红花。

在汽车开进场镇的时候,赶集的老乡们也有不少好奇的围了过来,之后在知青被领进学校的后也跟了一部分进来。

一时间学校不大的操场显得热闹非常。

欢迎活动在这闹哄哄的氛围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况叶也因此了解到这次丰水公社具体来了多少知青。

竟然总共有八十人!

比起他下乡那年,整个公社只有两人的情况,今天的人数只能说是盛况了。

八十人,按照丰水公社下辖二十四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至少会有三个知青。

当年张友岁下乡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多人。

不过这样的数量,况叶也知道算是正常。前不久他收到张友岁寄来的信件,就聊到了这次下乡知青人数的事。

光是锦城这一个地方,今年就有六万一左右的知青下乡。

再加上其他地方,甚至全国,总体的数量应该不是一个小数。

第135章

在欢迎活动尾声的时候, 况叶见到了即将前往九大队的四名知青。

和大队长同行前往场镇的途中,他就打听过这一批新来的知青的部分消息。

知道是两男男女。

见到被公社工作人员领过来的四人,况叶先是打量了一眼。

都是朝气蓬勃的年纪,作为出生城市的孩子, 和农村人有着明显的差别。

“陈队长, 这是周光旭、许诚、姜雨、朱静。”领着四人过来的工作人员, 一一介绍了每个人的名字。

随着他的介绍, 况叶也一一的把每个人和名字对应上。

周光旭, 是四人中个子最高的,目测有一米七出头, 皮肤白皙,身材有些消瘦,书卷气比较浓。

许诚,个子相对矮一点,一身麦色的皮肤, 此时正洋溢着大大的笑容,看着是个朝气蓬勃的小伙。

姜雨,个子一米六出头,身形有些消瘦,干净利落的短发, 加上比同龄人沉稳的表情,看着似乎比较可靠。

朱静,是四人中个子最矮的, 但也应该有一米五七左右,一张圆圆的脸, 加上有些忐忑的神态,显得年龄更小。

“麻烦胡办事员了。”大队长陈庆国先谢过工作人员, 之后在和四位新来的知青介绍了一下自己。

“我是九大队的大队长,陈庆国,我代表我们生产大队欢迎你们。”

不管农村大多数人,对知青下乡是个什么态度,但在这样的场合,所有人的态度都是正面的。

“陈大队长,你好,以后就麻烦你了。”

“陈叔,以后麻烦你了。”

“陈大队长,你好。”

“陈叔叔,你好。”

四人也相继的和陈庆国打了声招呼。

“陈队长,我这边还有事,就先走了。”胡办事员见双方见面气氛还不错,就提出告辞。

“胡办事员,你先忙。”对此,陈庆国也没挽留,现场情况闹哄哄的,他也知道公社的工作人员们比较忙。

“周知青、许知青、姜知青、朱知青,这是况知青,他是六三年下乡的知青,你们可以聊聊。”

胡办事员转身离开后,大队长也把一直站在旁边的况叶介绍了一番。

他今天之所以找况叶同行,除了今天欢迎活动的需要,还有让其带带新来知青的意思。

“你们好,我是况叶。”在大队长话音落下之后,况叶也主动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新来的知青,之后不会和他住一起,但同为知青,之后必然会打交道。

见况叶开口,周光旭四人也相继和况叶打招呼。

他们刚刚过来的时候,其实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况叶,高出在场所有人的个子,让他人群中太显眼了。

不过几人倒是没想到他也是知青,还是下乡那么早的知青。

相互认识后,况叶也和四人交流起来。

随着交谈,了解到四人更加详细的信息。

四人虽然是同一批插队的知青,但家乡却不是同一个地方。其中许诚和朱静来自锦城,两人分别19岁和17岁。

另外周光旭来自海城,今年已经21岁。而姜雨,来自斗城,竟然和简修文他们是老乡,今年19岁。

就在几人聊天的时候,欢迎活动也逐渐散场,大队长带着况叶以及周光旭四人从学校中走了出来。

此时已经接近十一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