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入慕之宾 第219节

“陛下从不曾在我面前说过喜欢二字。”我说。

“朕不知什么时候,这条命就没了。”他说,“一个毫无将来可言之人,若承认了对什么人动心,只会两相烦扰。”

我说:“那么陛下的妃嫔呢?”

“她们喜欢的从不是朕,朕也不必要对她们报以喜欢。”景璘道,“她们与萧明玉一样,嫁的是皇帝。朕占了她们的青春,将来死了,不会让她们殉葬,也不会让她们出家,她们的日子会比现在逍遥多了。”

他一贯会说些刻薄的话,就连自己的事也不例外。

我注视着他:“那么现在呢?陛下为何要与我提起此事?”

“因为朕发觉,这日子似乎真的就要到头了。”景璘看着我,淡淡一笑,“阿黛,朕再不说只怕就没有机会了。朕憋着难受,难受了就不愿好好走。朕任性,你是知道的。”

鼻子酸酸的。

我继续掰着饼,没有说话。

——

景璘的病,反反复复。

有时,他高烧不退,我怕他烧坏了脑子,只得从外面取了碎冰来,用布裹了,敷在额头上。

有时,他又喊冷。我用汤婆子装上热水,让他捂在怀里。

每当他难受的时候,总紧紧攥着我的手,唯恐我离开。

他会在梦里唤我的名字,我听到,连忙应了。大约是听到了我的声音,他便会似安下心来一般,继续沉沉睡去。

这症状,与风寒之类的并无许多差别。杜婈虽知是中毒,但只道是不要命的毒物,景璘体弱故而反复,到了石虎城便可万事大吉。

韩之孝却显然知道得更多。

途中歇息之时,他来探望,眉头深锁。

“陛下在北戎为囚之时,曾经发作,戎王寻来巫医为其医治。”他说,“在下也在场。那时,众人都以为他是风寒,巫医却说,这是中毒留下的病根。”

我忙道:“圣上前不久刚去寻过那巫医,却说他死了。先生可知道更多?”

韩之孝摇摇头,道:“就算那巫医在世,只怕也无解。他说过,此毒极其狠烈,虽不能让人一下毙命,却会反复发作,直到耗干命气。非怨恨极深之人,使不出这样的毒。解铃还须系铃人,娘子该弄明白的,是那下毒者究竟何人。”

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虎城(下)

我看着韩之孝,一时无言。

这话,确实在理,

景璘中的毒,闻所未闻。如他所言,当年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日积月累,落下了根,亦可见那下毒之人的处心积虑。

究竟是何人所为?

景璘说不知道,我在此间,亦毫无头绪。

纵然我一直告诫自己要镇定,但想到此处,我还是忍不住焦躁起来。天下最让我痛恨的事,莫过于困顿一方,束手无策。

不过有缬罗一行熟悉塞外的人为向导,纵然天气越来越恶劣,我们也没有迷路。

快要到石虎城的时候,徐鼎突然来见我。

徐鼎是个沉默寡言之人,我与他并不熟悉。

他虽是先帝时的旧臣,但与我家并没有什么来往。当年先帝北伐,一应要职,都是由高官贵胄或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与他们相较,徐鼎虽出身将门,也不过是个籍籍无名之人,在前锋担任副将。

在京城之中,似徐鼎这样的人,一点也不罕见。他们凭借着祖上的余荫,也许会比外来求功名的白身更便利些。但毕竟僧多粥少,要得到一个好差使,也须得拼尽全力。

而我父亲是郑国公兼左相,无甚名望之辈,就连我家的大门也难得摸到。

先帝被困之时,徐鼎奋力搏杀,据说还在先帝欲自尽殉国之时,夺下了他手中的剑。与我那身败名裂的父亲相较,徐鼎在朝中的名声可谓是光宗耀祖。

这一路上,徐鼎依旧少言寡语。

他与韩之孝倒是认得。据韩之孝说,当年他们作为随着先帝一起被俘的臣子,曾一道发誓,要以性命保护先帝。不过韩之孝投了北戎,在徐鼎眼里大约很是不堪。每每看到韩之孝,徐鼎皆冷面相对,更是从不与他说一句话。

“臣以为,太上皇后当把回纥人打发离开。”徐鼎道。

“哦?”我说,“将军何出此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徐鼎道,“回纥人生性狡诈残忍,从前也不止一回有意侵占石虎城。如今石虎城经历万难,重归我朝,岂可再让外族踏入?此乃其一,其二,圣上龙体抱恙,皇后一路照料,殊为辛苦。因此,更当防范奸佞,不可让居心叵测之人近身。”

我看着他,道:“将军说的这奸佞,莫不是韩先生。”

“正是。”徐鼎道,“恕臣直言,韩之孝先背叛朝廷,是为贰臣,在中原无人不知。如今,他先后背叛两任戎王,可见其反复无常,是为小人。皇后将其重用,只恐后患无穷。”

我张了张口,正要答话,忽而听到杜婈的声音传来。

“韩先生不是小人。”只见她走进来,面色冷峻,“韩先生不曾背弃誓言,若无韩先生,我等也不可有今日。将军与他曾为同袍,如今得以诛杀戎王,建下这一番功业,也是多亏了韩先生相助。将军当为之正名,而非人云亦云落井下石。”

徐鼎面色一变,阴沉地看着杜婈,目光不定。

杜婈也与之对视,毫不退让。

“臣言尽于此,还请太上皇后好自为之。”徐鼎不多言,向我一礼,转身而去。

杜婈仍旧气呼呼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