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入慕之宾 第199节

“命不久矣就是命不久矣。”他说,“你待如何?”

我没答话,径直走过去,摸摸他的额头,而后,将他的眼皮掰开。

他看着我。

我瞪着他,严肃道:“真的假的?不许与我说笑。”

景璘看着我,一把捉住我的手腕。

“你担心朕么?”他低低道,“若朕要死了,你会陪在朕的身边么?”

我不耐烦:“说什么傻话?究竟怎么回事?不可胡乱吓人!”

他的目光明亮异常,少顷,又笑了起来。

那总被人夸赞秀逸尔雅的眉宇舒展开来,在烛光下,格外柔和。

他松开我的手,伸个懒腰。

“你总是这样,朕说什么你信什么。”他说,“阿黛,你会吃亏的。”

我皱着眉,仍盯着他:“如此说来,你果然是骗我的?”

他的眉梢微微扬起,声音温和:“朕若说是真的,你会不会从此每夜都陪着朕入睡?”

我拉下脸,终于忍无可忍,站起身来。

“陛下再这样胡闹下去,先前说的事,便不可作数了。”我恼道,“我住到厢房里去,陛下既然是要我来助陛下一臂之力,那么还请到了那需要出力之时,再来召我。”

说罢,我向景璘一礼,转身而去。

可景璘却一直在笑,直到我走出门口,他仍笑个不停。

“阿黛,你总是这样……”他声音喃喃,似乎酒劲大得很,不知是梦是醒,“总是这样……”

第二百九十三章 密谈(上)

这平朔城,比京城和洛阳都要冷上许多。

虽然我和杜婈的身份都是宫人,但景璘向来为所欲为,演都不愿演。

用他的话说,我是他请来的军师。

白日里,他总将我带在身边,无论做什么都让我跟着。无论是巡视大营还是与各方人马议事,他都不让我回避。

与景璘结为同盟的,除了骨力南和缬罗,还有高昌、突厥、羌戎的使者。不过大约是为了避人耳目,他们的会面,总是十分隐秘。深夜入城,深夜消失。

而整个平朔城,看上去很是平静。早晨,城门打开之后,附近民人到城中市集易货,官署运转如常。甚至服侍景璘的内侍,闲聊时也会谈论着这和谈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这地方太冷,他们想回京城去。

很快,我知道了景璘说的只有我能帮他,是什么事。

袁之孝。

此人原是一名中书舍人,当年先帝出征,他亦是随员之一。兵败之后,袁之孝与先帝身边的一众文臣一道,沦为俘虏。

可与别人不同的是,袁之孝这阶下囚没有当几天,不知因为什么事,被当时的二王子看中,提到了身边做幕僚。没多久,二王子发动兵变,杀了老戎王和大王子,成为新的北戎王。

而袁之孝也被戎王重用,成为了近臣。其地位,犹如右相。

此事,无论在京城还是在洛阳,都颇是为人所不齿。韩之孝曾派人回来,想将父母妻子接过去,但都被推拒了。

他跟我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因为他曾是我父亲的门生。

我父亲是个爱才的,对袁之孝很是赏识,那中书舍人的位子,就是我父亲提携上去的。我记得我父亲当年说,此人颇有见地,加以栽培,将来必成气候。

但谁也没想到,他成气候,是这样的方式。

论理,这笔帐,当年应该还是会算到我父亲或上官家的身上。不过虱子多了不痒。我父亲既然担了那祸国的罪名,上官家也因此倒了,这账就也不了了之。

只是不料,还是扯上了我。

一场议事之后,景璘将骨力南和我留了下来。

“袁之孝,当下还是戎王重臣么?”景璘问骨力南。

“正是。”骨力南道,“当年戎王夺位,是袁之孝为他出谋划策。此人的才干,戎王甚为看重,一直留用。”

景璘颔首,看向我:“你对这袁之孝,可还有印象?”

“有过数面之缘。”我说,“莫非陛下的王子是想让我出面,策动袁之孝谋反?”

“正是。”景璘道,“王子和乞力咄虽与朕结盟,出兵为内应,可北戎庞大,仍是不足。尤其王庭之中,我等仍少了内应。若不可一击而破,后患无穷。”

我了然,沉吟不语。

骨力南道:“皇后若是在思虑如何见到此人,我已经有了办法。和谈迟迟无所进展,王庭那边定是要坐不住的。乞力咄去劝一劝,可让戎王将袁之孝派到平朔城来。如此,皇后可与他一见。”

我说:“有一事,我想问王子。先前戎王打算亲自到平朔城来和谈之时,随员之中可有袁之孝?”

“据我所知,没有。”骨力南道。

“为何?”

“不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