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入慕之宾 第189节

董裕抬起头来。

额头上的布条缠着有些低,压在了眉毛上,那双本就不大的眼睛显得愈发精明。

他笑了笑,忽而道:“皇后莫非觉得,太上皇会为臣主持公道?”

“你何意?”

“皇后不若想一想,当年先帝被俘,真正得了好处的,是谁?”董裕道,“先帝若好好待在京中,天下不曾大乱,他齐王有什么机会逃离临淄,崛起一方?北戎将先帝和七皇子放回,逼迫他禅位,他从了。一旦先帝回到京城,他就只能回临淄继续做他的齐王。后来又出了何事?先帝在中途驾崩了,他摇身一变,成了太上皇,手中仍牢牢掌握实权!皇后好好想一想,天底下竟有这般巧合之事?”

我看着他,不为所动。

这套说辞,我并不陌生。

京城那边,为了与太上皇对抗,消解人心,是什么谣言都肯传一传的。朝野之中,但凡景璘的死忠,都深信不疑,认为一切都是太上皇的阴谋。

“这与赵王何干?”我说。

“赵王勾结北戎,太上皇早就知道了。”董裕的手抓在铁栅栏上,盯着我,“皇后觉得,他手中果真没有证据么?赵王能够平平安安苟活至今,难道没有太上皇的功劳?皇后看着好了,太上皇还要用赵王来灭掉圣上和太后,在这之前,他是不会动赵王的。不过皇后也切莫想着舒舒服服地等太上皇对赵王动手,赵王可不是那吃素的。他知道皇后不会饶了他,在这之前,他会先将皇后拉下去,就像当年打倒上官家一样。”

心头似被什么抓了一下。

“赵王再心如蛇蝎,也不过是京城那边的一介宗室,这里是洛阳,他如何打倒我?”

“这里虽是洛阳,却并非太上皇一人的洛阳。”董裕道,“太上皇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助他登上皇位,也会为自己的利益前途而勾心斗角。别人不说,杜行楷留下的那些人,他们莫非和皇后是一条心么?”

我说:“你待如何?”

他没说话,望了望四周,突然拆了额头上的布条。

那伤口狰狞,我看着,不由皱眉。

董裕却不管,将其中一段撕断,递给我。

我看去,愣了愣。只见上面,已经用血迹写好了字。

“皇后不是想知道,上官恭那被烧毁的宅子里,究竟藏了什么?”董裕道,“那大火,只烧掉了我和他来往的信件。但更要紧的东西,我在皇后到洛阳之前就已经让人偷偷取走了。这上面写着的,就是那新的埋藏之处。”

我说:“上官恭难道不知道箱子里是什么东西?”

“他不知道。”董裕道,“那箱子是精铁所制,无钥匙打不开,他也不敢开。小人原本想着灯下黑,那上官恭是皇后的本家亲戚,皇后不会动他们。谁知他们竟是一家的蠢货,小人明明已经给了他们许多好处,却仍不知餍足,行事张扬。小人知道,他们早晚是要出事的,方才出此下策。”

这话说得理直气壮。

我没有碰那布条,只道:“钥匙呢?”

董裕有笑了笑:“皇后想要,便救我。”

“我凭什么相信你?”我也冷笑一声,“我父亲当年说你的才能全在歪道上,他不曾看错你。你倒是告诉我,我为何不能出门去就将这布条交给太上皇?”

董裕愣了愣,突然笑了起来。

也许是刚受了伤,他的笑声很难听,磔磔的,莫名阴森。

他长叹一口气,缓缓道:“我为赵王所用,为太上皇所用,呕心沥血,恶事做尽,极力讨好那上位之人。有朝一日,他们觉得我碍事了,便一脚踢开,下场不过如此。”他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不过皇后也不必见到我人头落地便高兴!皇后与郑国公一样阴险,惹人厌恶。可你们都是一样的愚蠢!从前负你者,不是我董裕;将来杀你者,亦不是我董裕!你以为他今日将我弃若敝履,明日便不会同样待你么?”

说罢,董裕又大笑起来,比先前笑得更加大声,癫狂一般,倒在地上,收也收不住。

我知道再说无益,转身离开。

郑谟和兰音儿都侯在门口,见我出来,郑谟上前一礼。

我对他说:“我到这里来的事,上皇那边……”

“皇后放心。”郑谟道,“除了臣和犯人,大理寺中不会有第三人知道皇后来过。”

我颔首,欠身一礼,道:“多谢郑少卿。”

说罢,我带着兰音儿离去。

马车的轮子碾在路上,声音嘈杂。

我却没有耽搁,问兰音儿:“可有写字的东西?”

兰音儿愣了愣,道:“别的没有,倒是随行的妆盒里,有一盒眉黛。”

我说:“取来。”

兰音儿随即在马车上翻了翻,将眉黛给我。

这盒子里配了画眉的小笔,我看了看,道:“你可带了帕子?”

兰音儿将她的帕子给我,我随即用小笔点了眉黛,将方才记住的那藏证物的地方写了下来。

心心念念的证据,已然就在眼前。

但我却在犹豫着,是不是要碰它。

这道理很简单,就算要用这些证据诛杀赵王,有两条路。

一是交给子烨,一是交给景璘。

看似可行,但这两条路,其实都前途未卜。

子烨若想杀赵王,那么证据交到他的手上,他当然会杀;但若董裕言中,他暂且不想对赵王下手,那么证据再多,也会泥牛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