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入慕之宾 第184节

仿佛无事发生。

——

那猎场,其实就是一片荒野。此间依着山,土地贫瘠,耕种不便。但林草密布,水泽相间,颇是适合野兽生长。

我们出发得迟,来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到了山边上。

子烨让吕均护送批好的折子回洛阳去了,自己带着七八个侍卫,用马车拉了野外宿营的各色辎重,颇有专程出来品味野趣的模样。那些辎重之中,有吃的有喝的,连烧火用的木炭还柴草都准备好了。

对于子烨身边的人而言,跟着他露宿是家常便饭,一个个全是长于此道的行家里手。才选好了地方,侍卫们就就麻利地卸了货,兵分三路。

一路专程架灶台弄吃的;一路专做那架帐篷之类咋杂活;一路则专司警戒。

这里虽是荒野,但也属于京畿重地,自是别处不可比。纵然我和子烨上次遇袭,此时看着众人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心中也颇感踏实。

子烨带着我到处走,跟我说这个该如何做,那个是什么道理,颇为详尽。

野外的黑夜降临得很快,没多久,伸手不见五指。

忽然,我听到山林那边,有隐隐的声音传来。

是狼嚎。

第二百六十八章 猎场(下)

我当年在终南山里避祸的时候,也时常听到狼嚎或者别的野兽叫唤。只是那时,我父亲的别墅有高高的围墙,不但能挡住狼,还能挡住人,我并不十分害怕。

现在则不一样。我们连矮墙也没有,只有帐篷。

子烨却是镇定。

“那不过是狼群里出来试探的斥候,”他说,“若是那只身在外的旅人,它们会呼朋引伴来猎食;可若见到这里有篝火,人又多,就会退回去。”

我来了兴趣,朝山林里望了望,道:“那我等若真是只身在外,遇得这般情形,当如何应对?”

“除了生火或藏起来,并无十分好的应对之法。”子烨道,“不过狼群不擅爬树,若有大树,也可爬上去。”

侍从们也个个都镇定得很,除了往篝火里添柴,并不做别的事情。比起这个,他们对火堆上炙烤的食物更感兴趣。

肉块穿在签子上,烤得滋滋冒油。铜釜里,浓稠的羹汤已经沸腾,香气勾人。

众人拿出饼来,把肉块裹在饼里,盛了羹汤,吃得不亦乐乎。

这些东西,于我也不算新鲜。以前,无论是父亲还是兄长,都带我去过猎会。我不喜欢那等追着猎物满山跑的把戏,最多骑着马游览游览野趣,累了饿了便打道回府。反正等他们打猎回来,照样会分我肉吃。

而那些肉,总有五花八门的做法,在篝火旁边烤边吃就是常用的一种。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这伙人做得更好吃一些。那肉烤的不太生也不太焦,咬下去,肉汁饱满,颇让我意外。

“我等跟着上皇,风餐露宿早习惯了,野炊的本事可是练了多年的。”一名侍从笑嘻嘻道,“不过论手艺,无人比得过上皇。每逢他亲自动手,我等须瞒着些,不然别的营的弟兄也会跑来闹着要分一口,可是烦人。”

我笑了笑,看向子烨。

他正把一串肉夹到饼里,然后,递给我。

我接过来,问道:“他们说的是真的?你会自己烤肉?”

他“嗯”一声。

他总有些我想不到的偏门本事,譬如养栀子花。常言君子远庖厨,那些将子烨视为君子典范的人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不但会杀鸡,还会烤肉。

“莫不是你太挑食,觉得别人做的不好吃,故而自己动手?”我问。

“不是。”子烨道,“不过觉得有趣。”

“有意思?”我不解。

“这事虽看着闲杂,但做起来,颇有讲究。火候佐料,无一不关键。若是浮躁,味道定然差强人意。”他说,“在我看来,做一做这些,与练字看书一样可陶冶心性。”

我看着他,匪夷所思。

月亮当空,与地上的篝火辉映,更加映衬得夜色苍茫。

我望见不远处有一块残碑,月色下,碑身泛着白。

好奇之下,我走过去看,只见这残碑当是很有些年头了。题刻的字迹磨蚀严重,上面还覆了一层尘土。

子烨走过来,看了看,从地上拔了一把草,将碑面上的尘土擦拭一番。

火把光下,那些字迹终于清晰了些。

仔细看去,这碑是前朝留下的。前朝的宣皇帝十分喜欢这里,辟为猎场,还立碑为纪念。

“前朝时,此地原本是一片宫室,后来被大火烧毁了,如今只留下了这碑。”子烨道。

我了然,四下里望了望,再看看地上。一些残破的石砖上,仍刻着精美的花纹,可见当年也是一处繁盛之景。

这位宣皇帝,是前朝的中兴之主。书上说,他继位之时,政局动乱,内忧外患。他以雷霆手段肃清了奸佞,开创了一番盛世。如今的骊山行宫,早先就是他修造的。”

“当年,宣皇帝亦曾到此地巡猎,甚是喜欢,故而营造了宫室。”只听子烨继续道,“你可知,为这宫室立碑的人,是谁?”

我说:“是谁?”

他指了指落款:“上官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