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入慕之宾 第101节

白氏忙道:“大公子所言甚是。

又寒暄了一会,众人各自散去。

这宅子虽然被抄过,但烂船也有三斤铁,家具之类的东西是不缺的。

故而我住下的这屋子,虽远不及从前的高屋大堂宽敞,陈设却是不差,应有尽有。

我的行李少得可怜,包袱往边上一放,便算收拾妥当了。正当我打量着那些老旧的家具,忽而听到敲门声。

走过去打开,却见门外站着的是杨氏。

“妾做了些莲子羹,给娘子解解暑气。”她说。

我微笑,请她入内。

从前,我虽然讨厌庶母们的争斗,但也并非每一个庶母都让我讨厌。

譬如杨氏。

一众妾侍之中,她的出身,只比孟氏好那么一点点。她的父亲是个商贾,做小本买卖,养得这个女儿不仅相貌好,家务女红也样样出色。当年经着媒人说亲,被白氏看中,禀了祖母。祖母亲自将她看了,很是喜欢,便做主将她迎到了府里。

杨氏进门之后,虽生下了一个儿子,却并不张狂,做事也有分寸,很少参与妾侍们的争风吃醋。因此,她的人缘反倒不错,在每个人的面前都说得上话。

在我面前,她也不搬弄别人的是非,连一向眼光毒辣的乳母也说她是后院里难得的明白人。

“这么晚了,五娘怎还不歇息。”我和她在榻旁坐下,道,“阿谌睡下了么?”

“他刚刚睡下,”她微笑道,“临睡前还问妾,说姊姊和上皇成了婚,是不是能让上皇住我们家里不走了。”

我不由哂然。

“妾想着,娘子多年不曾见着我们,定是有不少话要问的。”她说,“妾今日也是高兴,一时睡不着,索性过来看一看娘子。”

我微笑。

乳母夸她夸得不错。我确实有好些话要问,可白氏和孟氏,当年都没少与我有龃龉,叙旧难免互相试探,有些话不能痛快说。唯有杨氏,最是适合。

“这些年,庶母和弟妹们都辛苦了。”莲子羹还热,我用小匙轻轻搅着,道,“我从前一直在找你们,总杳无音信,不想,你们竟是早已经住在了这宅子里。”

杨氏叹口气:“若非太上皇,我等只怕也要像四娘那样,免不得哪日就死得无声无息。”

提到四娘,我和她都一时沉默。

“这些年,阿珞都跟着六娘么?”我问道。

“正是。”杨氏道,“当年妾等被带走之时,阿誉、阿谌、阿珞也被带走了。妾用身上藏到最后一个镯子交给狱卒,求他去打听他们下落,回来说,他们被官府的人牙子收了,已经找到了买家。妾那时当真痛不欲生,还是二娘和六娘跟妾说,但有一口气在,便总有在见到他们的希望。妾这才放弃了自尽的念想,挺了过来。后来,妾与二娘六娘也分开了,先是被带去了荆州,又折去了扬州。怪的是,那一路都有车马舟船好坐,竟不像是把妾买了去做奴婢的。妾也从未见过买主,押送的人只说那是个大户,却连究竟是哪里的大户,姓什么也不肯说。妾也只好这么糊里糊涂地走了一路,兜兜转转,竟是到了洛阳来。当时,上皇还不曾打进洛阳,我等就安置在南边的一处旧宅子里。我见到阿谌和二娘,才知道我们竟是被人救了。”

我听得入神,一时忘了吃那莲子羹。

“后来呢?”

“妾落脚不到一个月,六娘、阿誉、阿珞,还有一些仆人都被送了来。”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宅(下)

杨氏说着,叹口气:“只是阿珞的母亲四娘终究命薄,不曾挺过来。阿珞那时还不到四岁,虽未懂事,却也受了不少惊吓。看到谁也不说话,只到处找她母亲。我等着实心疼她,就一道将她照顾着。六娘待她最好,她身上的衣服都是六娘做的,每日从早到晚都陪着,无微不至。日子长了,阿珞也就跟了六娘,直至现在。

我了然。

看着杨氏,我踌躇片刻,问出了心中最想问的。

“二娘和六娘,还像从前那样么?”我问道,“这些年,她们还像从前那般争斗?”

杨氏苦笑:“争斗?争什么,斗什么?国公不在了,我们几个又都是罪人,能活命已是不易,还能图什么呢。你不见六娘都有白头发了么?国公走了之后,她就日日哭泣,寻死觅活的。刚到这里的时候,她已是瘦得不成人形。后来还是因为照顾阿珞,她也才终于慢慢好了些。再说二娘,她一向要强,从前就算在娘子面前都不肯轻易低头的。可这些年,她也再不曾端过架子,里里外外的家务没有不亲手做过的。我等能撑到现在,也不过是盼着有一日真能阖家团聚罢了。”

我心中有些喟叹。

这等平和,也是父亲从前盼望的。可惜跟我当皇后一样,它的到来,却是经历了许多苦痛。

杨氏说罢,问我:“上皇今日说的是真的?他去京中,就是为了接回公子和娘子?”

我随即道:“他说说罢了,五娘切莫信以为真。”

杨氏却嗔道:“这话妾可是不敢苟同。上皇说的若是信不得,还有谁人能信得?这些年,他跟我们说的话,没有哪一句是失信的,就算对阿誉他们也是一样。”

我看着她:“他时常会来么?”

“只要他在洛阳,就总会来看一看。”她说,“说来,当年还是他当了太上皇,移驾洛阳,我等才知道,那救命恩人竟就是他。我和二娘翻来覆去想,也不得要领。杜行楷那事,我们都是知道的。当杜行楷是死在了国公的手上,齐王因为杜行楷之事,被先帝撵到了齐国去,他怎会对我等出手相救?后来,六娘才说,当年杜行楷出事之时,国公曾很是恼火,对她说过,娘子竟与齐王有了私情。”

许是见到我脸上神色变化,她忙道:“当年国公不曾跟六娘说许多,她也只是大概知道这么回事。我等也只敢据着这个妄测,上皇这么做,是为了娘子。”

我的脸上微微发烫,随即道:“那可不对。我兄长当年与他来往甚密,他就算是念旧情,也该是念着兄长的旧情才是。”

杨氏一愣,忙笑道:“是是是,娘子所言亦是道理。”

——

第二日一早,兄长就如昨日所言,打算到城外的田庄去看看。

阿誉和阿谌得知了此事,从屋子里跑出来。

“兄长,我也想去。”阿誉对兄长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