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入慕之宾 第36节

我翻个白眼。

虽然心急,但乳母掌握着向父亲告状的生杀大权,我不敢忤逆她的意,只好乖乖待在家里。

不过,待在家里也并非全然百无聊赖。

有一日下午,父亲没有去官署,留在家中会客。

来的人,都是平日里他来往甚密的,其中也包括了明玉的父亲萧纯。

父亲是允许我坐在花厅里那巨大的屏风后面听壁脚的。对于朝中的那些错综复杂的事务,我其实觉得很有意思,觉得跟明玉她们说家长里短蜚短流长没有什么区别。故而若有闲暇,我也乐意去听一听。

出乎我的意料,这一次,他们提到了子烨的老师杜行楷。

如我父亲一般出身京城高门世家的人,评判他人,多少会以出身论英雄。

可对于杜行楷,虽然此人不受重用,但我父亲他们却多少不会小看的。据他们说,景璘的曾祖父文皇帝在世时,杜行楷曾经很有一段意气风发的日子。哪怕出身平平,也在朝中崭露头角。他提出了许多为政举措被文皇帝所采纳,颇有成效。我父亲他们与他差不多算同龄,当时,很是被他比了下去。

不过力主改革的人,一向会得罪人。

文皇帝是个十分符合人们对“帝王无情”四字想象的皇帝。

杜行楷受重用的时候,文皇帝对他大力支持。等到他敌人攒得足够多,引得上下怨声载道的时候,文皇帝就翻脸无情,找了个错处,将杜行楷撤职下狱。

不过文皇帝也没有真把杜行楷怎么样。下狱之后没两个月,杜行楷就被放了出来。等风声平息之后,杜行楷被打发去做了个县官,远离朝廷。

景璘的祖父穆皇帝,虽然在位不长,但对杜行楷倒是颇有几分敬重。也就是他,让杜行楷重新回到了京城。不过,是给子烨做老师。

这样的闲职,自然是不配被我父亲他们提起的。

而这一次,他们谈到杜行楷,是因为被皇帝重新提拔,连升数级,任命为御史大夫。

我父亲他们,都觉得此事极不寻常。

“圣上近来有意整顿吏治。”明玉的父亲萧纯道,“杜行楷当年做得最为出色的,就是吏治。只怕圣上如今将此人提拔为御史大夫,亦有此深意。”

“整顿吏治,又不是一回两回。”我听到父亲喝着茶,淡淡道,“他能干出些声色是他的本事,由他去。”

我听着这话,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如今子烨连老师都没了,日后,就会一直待在宫学里了吧?

这么想着,我小小地雀跃了一番。

——

正月十五上元节,这一日,据说圣上偶感风寒,故而没有在宫中大摆宴席。

整个白日,我都待在家里。

不过我并不觉得无聊。

子烨说他晚上要过来找我,我须得好好准备。

生平第一回 ,我对打扮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仅让侍婢将所有衣裳都摆出来,还费尽心思琢磨到底要戴什么样的首饰,梳什么样的发髻。

侍婢们见我如此破天荒的上心,笑着说,听闻太子今夜要到五凤楼去观灯,与民同乐。娘子莫不是想让他见到娘子时眼前一亮?

太子算什么。我很是不屑。

不过为了哄她们给我好好妆扮,我笑眯眯说,正是如此,你们愈发聪明了。

既然涉及如此大事,侍婢们也不敢马虎。

光是陪我商量如何妆扮,就花了半日。

到了傍晚,我穿戴齐整,照着镜子左看右看。

镜子里的人,没有像那日献祥瑞的时候一般脂粉浓艳。胭脂淡扫,蛾眉修长,妆容若有如无,却观之清丽。堕堕地发髻,簪着珍珠和宫花,色泽雅致。配上我最喜欢的白狐裘披风,衬得面色娇艳。

我左看右看,很是满意。

到了入夜,侍婢们催促我出门,说街上已经有人点灯了,太子说不定已经去了。

我则装起病来,说我许是也得了风寒,头晕得很,不打算去了,只想早早歇息。

侍婢们很是错愕,面面相觑。

我知道她们比我还贪玩,就想着跟着我出门,到街上去看热闹。

“阿姆不是要去观灯么?”我说,“她腿脚不好,就让她坐我的车马,你们陪她去。”

果然,侍婢们露出惊喜之色,笑眯眯的。

乳母也很是欣慰,叮嘱我在家里好好歇息,而后,就带着一干侍婢出了门。

等到外头没有动静了,我打开后窗,翻出去。

对我这等惯犯而言,溜出家门从来没有什么难的。哪个门,仆人们不会总守着,巡夜的家丁何时经过,我一清二楚。何况这上元夜里,许多人都明里暗里溜出去看灯了,并不会守卫森严。

果然,我借着夜色,一路畅通无阻。

溜出那扇专供粗使仆人们进出的小门之后,我小心地将它关上,正要离开,突然发现围墙的阴影下闪出一个人来。

我吓一跳,还未出声,嘴已经被一只温暖的手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