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33章 西岛大捷

澎湖列岛的西岛西海岸,中部海域。

无数的舰船排满了海面,偶尔有炮声呼啸,激起其海浪朵朵,弓箭如穿梭,遮天蔽日,但大都落到了水里。

也有一些弓箭射到了船上,双方都有人员不断中箭,有的栽落海中。

这是郑芝龙的一支水师,正在追击明军的一支水师的情形。

此时这支郑芝龙水师的总指挥,是施琅的父亲施大宣,他奉了郑芝龙的命令率领1万水师舰队,来支援西岛,从西岛的南部海域夹击明军。

此时,这路明军的总指挥是大将刘肇基。

这员大将也是久经沙场,从东北到江南,在辽西跟鞑子打过,在江南跟四镇军阀打过,现在又到了大海上,跟郑芝龙的人马交战。

刘肇基可谓是久经战阵,而且在扬州奉了崇祯的旨意,训练过水师,攻打过郑鸿逵驻守的镇江,结果把郑鸿逵给打跑了。

因此这员大将可谓是沙场经验极其丰富,不管是6战还是水战,都有自己的一套战术。

但现在却不是施大宣的对手。

施大宣哥俩出身海盗,跟郑芝龙混迹多年,称得上是海中的蛟龙。因此论水战,刘肇基绝对不是对手。

另外关键是刘肇基,并未倾尽全力,现在是奉旨撤退。

本来刘肇基指挥找2万兵马,在三位武林高手的帮助之下,打算与施大宣决一死战。

但这时崇祯的两名锦衣卫贴身侍卫赶到,正是唐万才和李幺娘夫妇,他们两个及时传达了崇祯的旨意,命令刘肇基带领兵将立即撤退,目标当然是西岛的北部海域。

刘肇基自然不敢抗旨,指挥着2万兵马迅撤退。

施大宣的兵马在后面咬住不放。

他们一边追一边开炮,明军一边撤也是一边开炮,不少炮弹落到了水里,双方也都有战船被击中,浓烟滚滚,火光之中不少兵将被炸飞。

距离近的双方开始对射,但是相对来说,明军的伤亡有增加的趋势。

刘肇基和五岳剑派的三位武林高手都想停下来,与叛军决一死战。

但是唐万才和李幺娘告诉他们,爷布下的以退为进之计,要在小门屿收拾他们,红毛子已经被引过去了。伤亡一些弟兄,算过算作诱饵吧。

刘肇基和五岳剑派的高手这才明白,命令手下加紧度撤退,并尽量显出狼狈相,能不还击的就不还击,摆出一副溃不成军,只顾逃命的样子。

施大宣的人马果然上当,这支叛军追得更凶了。

眨眼间又追出了几海里,刘肇基的兵马就到了西岛的西北部海域,正好这里有一个大港湾可以藏兵。

此时,无数的明军舰船就躲在这里边,这便是刘文秀的人马。

根据崇祯的旨意,刘肇基继续北撤。

一直撤到刘肇基能够看到远处死亡海面上,红毛子的战舰被海浪吞噬的情景,刘肇基的兵马才停止了撤退。

此时施大宣的兵马追过来了,但是他们的追击度明显慢了下来。

因为施大宣知道这片死亡海域,追到这里他就有些犹豫,而且他们侦查到,前面的海湾里藏有明军的兵将,这明显是个陷阱。

这时施大宣还接到了另一个报告,一万红毛子的舰队在前面的死亡海域中几乎全军覆没。

再追下去就是孤军深入。

因此施大宣命令停止追击,但这时刘文秀的兵马,接到了崇祯的旨意,从港湾里杀出来了。

紧接着,刘肇基也接到了崇祯的旨意,带领兵马往回杀,两路明军一起攻击施大宣的人马。

施大宣担心腹背受敌,不敢恋战,带着兵将狼狈而逃。

这一次成了明军追杀判军了。

最终结果施大宣,大败而归。

等于来了一个拉锯战,西岛被刘肇基和刘文秀的兵马彻底拿下来了。

红毛子的兵将,在小门屿死亡海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几艘战舰一千来人逃得活命,其余的七八千人,全部喂了鱼。

几个时辰后,结束了战斗。这一战果颇丰。

连红毛子带叛军,这一战共歼敌1万多人。彻底拿下了西岛,就是渔翁岛。另外还策反了郑成功和郑鸿逵叔侄,还带来了几千叛军,这些叛军摇身一变,全都成了明军。

此时的崇祯带着王承恩等几名锦衣卫,登上西岛。

刘肇基和刘文秀前来见驾,唐万才和李幺娘,以及五岳剑派的三位武林高手,此时全都跪倒在崇祯面前,祝贺大明武帝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崇祯让他们全都平身,唐万才和李幺娘又来到了崇祯的身边,与白莲花,白菊花,吕小凤,峨眉三剑又聚到了一起。

这时白沙岛又传来了捷报,郑成功和郑鸿逵叔侄捉住了周全斌和施琅……

喜欢大明武帝崇祯请大家收藏大明武帝崇祯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