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1章 瘟疫不过是小虫之疾

“爷,这就是苗疆长城?”

崇祯笑着点头。

王承恩摸摸这儿,看看那儿,飞身上了城墙,看看墙外面,又从上面跳了下来。

王承恩在皇宫中多年,伺候崇祯就伺候了十几年,在信王府还待了多年,因此自然也听闻了嘉靖皇帝当年修建苗疆长城之事。

没想到今天竟然跟着皇爷来到了苗疆长城。

这时的王承恩又想起了山海关的长城,离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但是王承恩不会忘记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他跟着大明武帝,运筹了那场山海关大战,吴三桂跟李自成打的难解难分,躲在后面多尔衮虎视眈眈,打算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结果崇祯技高一筹,关键时刻果断出手,把多尔衮打了个稀里哗啦,最终擒住了多尔衮和鳌拜,迫使孝庄太后签订了大清朝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山海关条约,山海关大战最终以满清鞑子的割地赔款而告终。

也只有崇祯爷有这样的大手笔,王承恩每每想起那一段历史,都觉得荡气回肠,扬眉吐气。

没想到从塞北又来到了湘西,同样是长城,但是山海关的长城比这里规模要宏大的多,雄关漫道,如巨龙在蜿蜒峻岭之间盘旋,长逾万里。

眼前这长城从贵州到湘西只有几百公里,但是这是嘉靖33年所建也就是1554年,而现在是崇祯19年,也就是1646年,已经92年过去了。

9o多年的沧桑岁月,都印在这厚实的城墙上了。也记录着大明朝廷对苗民的恩威并重,韬光养晦。

近百年过去了,苗疆城墙赫然在目,生苗和熟苗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大明帝王也换了几代,从嘉靖,到隆庆,再到万历,然后是光宗,熹宗,然后才是思宗,也即是大明武帝崇祯。

如今大明武帝亲自驾临苗疆,称的上是大明帝王驾临苗疆之第一人,气吞万里如虎!

这是何等的气魄?

王承恩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翻滚,看看崇祯爷,又看看眼前的苗疆长城,再看看身后的千军万马,旗帜飘斩,如兵山江海,不由得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此时的1o明军已经停下,黄得功前来请旨。

“陛下,我们是否翻过城墙,孙可望带着兵马,从这里已经翻过了城墙,出去百里之遥了。”

崇祯道“当然要到关外,朕这次驾临苗疆就是要到关外去。”

“皇上圣明,臣遵旨。”

黄得功领旨之后,刚要打算传令三军,从这里翻过城墙,继续追击孙可望。

这时一名锦衣卫千户,一道虚影落到了崇祯的近前,正是风雷手韩印,这一次南征,他带着1oo名锦衣卫精干,专门为皇上搜集传递信息。

“爷,再往前走是不毛之地,瘟疫盛行,流贼孙可望的人马经过这片不毛之地,已经减少了好几万,绝大多数都是死于瘟疫,这是不治之症,一旦被传染上,便无药可救,只能等死。”

王承恩和七名锦衣卫美女闻言色变,黄得功脸色也变了。

武功再好,也怕有病。

此时的瘟疫,可比后世的非典和新冠更加要命。

崇祯哈哈大笑,“区区瘟疫,不过是小虫之疾,何足惧哉?他孙可望能过得去,朕的万马千军就能过得去。朕在前面先行,你们随后跟上来。”

“爷这如何舍使得?”王承恩和黄得功急忙劝阻。

崇祯一摆手胸有成竹道,“你现在已经是6地真仙2层的修为,也早就练成了金刚不败之体,何惧他什么瘟疫?朕指条道,万马千军跟过来吧,保证不会伤及一兵一卒。”

崇祯说完,飞身飘过了城墙,7名锦衣卫高手和王承恩紧随其后。

这时黄德功把关城打开,因为这里的长城跟塞北的长城一样,每一段都有关口,有城门。

明军很快出了关,这一次崇祯也不带着王承恩和七美飞了,在前面步行。

七美和王承恩分散在皇城的身边左右,随时做护驾责备,以备有不测的情况生。

崇祯意念通神,运用法术神通,将这里面的阴气驱散,瘟疫病毒也就被驱赶走了,天地灵气流通进来,初冬的暖阳加微寒的空气流通起来。

崇祯等君臣九人在前面走的轻松自在,后面是黄得功,皇上在前面领路,即便是刀山他们也得上,是油锅他们也得跳。

果然没有一个人染上瘟疫,这一路上没有任何不适,但是到处可见死于瘟疫的大西军尸体,令人不寒而栗……

喜欢大明武帝崇祯请大家收藏大明武帝崇祯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