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她如此薄情 第14节

他还要保全王家的脸面。

王丞相扶着把手,把椅把抓得留下了五指的汗腻痕迹后,方才道:“请家法。”

王灵璧不可置信:“阿爹?难道不是你们说,九岁孩童怎当天子?隆汉村妇怎配为公主?我不过重复了你们的话而已,为何要打我?”

“闭嘴!”王丞相暴喝,“我何时说过这样的话?”

王灵璧不服气:“你没说过?那为何那孩子进宫快满月了,还不给他行登基大典。”

王丞相道:“登基大典要择吉日,故而耽搁,眼下已经在筹备了,何况登基大典何等大事,自然要好生筹备,拖个月余是常事。由不得你借此造谣,怀疑你父忠心。”

他发了狠:“拖出去家法伺候。”

王四郎:“阿……”

王之玄抬手拦住了他,王四郎看了他一眼,突然觉得他陌生起来,记忆里最洒脱不羁的二兄,入宫了才几日,也变得满腹心事,忧心忡忡。

衔月屈膝,出去观家法了,王丞相疲惫地抬手:“四郎,你出去,我有话对你二兄说。”

王四郎看了眼王之玄,应命出去。

偌大的厅堂就剩了父子二人,王丞相看着自己的嫡次子,如玉如琢,风流俊逸,亦是个人物。

他苦笑道:“王家当真棋差一招,当年怎么偏偏把兵权让给了谢家。”

王之玄确知为何当时王家选了相权,原本南渡前,谢家就是世代从军,南都渡时也是由谢家的军队护着晋王南渡。

而且这一路南下,难免遇到胡马骚扰,等过了江,谢家的军队只剩下一些残兵。

那时候连晋王都不受南方士族待见,要想重新练出兵来,还要谢家自己出人出银。

王家自然不会想要军权。

而且王之玄在甘露殿几日,很清楚哪怕当初王家拿了军权,也练不出北府军。

要知道,不是有了军权就有北府军,而是因为谢狁在,所以才成就了北府军。

这世上可只有一个谢狁。

王丞相心里也清楚,因此只是叹息声便罢了,道:“你阿兄虽长你几岁,可是才情不如你,在名士中的威望也不如你,为父一向对你寄予厚望,你可知?”

王之玄道:“儿子明白阿爹苦心。”

王丞相道:“明白就好,你眼下还继续给陛下授课,但政事也不要荒废了,廷尉府还是要去当差的,以你眼下的名望,再干出一番政绩来,还是可以与谢狁平分秋色。”

王之玄心想,原来他在廷尉府当差。

王丞相又道:“你觉得隆汉如何?我的意思是,你尚主吧。”

王之玄错愕地看着王丞相。

王丞相冷笑:“听说皇帝最喜这个姐姐,也听说隆汉能为皇位诛杀伏皇后,可见姐弟之间的情感。现在谢狁已占了拥立的先机,我们绝不能再落后,何况皇帝不过九岁孩童,若我们不行动,便是在请谢狁摄政,往后我们还能拿什么与谢家抗衡。”

他的目光深深:“阿爹阿娘给了你一副好皮囊,你为人又谦和宽容,阿爹相信你能虏获隆汉的芳心。谢狁行事霸道,对皇权有碍,你再动之以理,不怕隆汉不点头。”

这回王之玄没有立刻答复王丞相。

*

李化吉赶了三天,终于把荷包绣好了。

她让衔月送去给谢狁,衔月却笑着道:“既是公主绣给大司马的,自然是要公主亲手奉上,才显公主孝心。”

连孝心这词都用出来了,还能让李化吉怎么办。

她只好亲自拿了荷包,前往甘露殿。

无论外面局势如何风云变幻,对于被困在深宫里的李化吉而言,这三日都是最平淡的三日,与过去的每一日都没有任何的差别。

因此在踏入甘露殿前,她没有料想到会从里面听到哭声。

“兄长,我求求你,我没有六娘会死的,六娘没有我也会死的。现在就是你不认这个婚约,王家都不敢多嘴,你何必非要我娶王灵璧?”

李化吉迟疑地站着,想要退出去,可谢家奴仍是相请的意思。

这时候,谢狁在里面问道:“谁在外面?”

李化吉不得不出声:“皇叔,是我。我来给皇叔送荷包,不想来得不巧,我给皇叔请罪。这荷包便交给谢灵,请他……”

“进来。”

李化吉不得不硬着头皮走进去。

这是她第二回 来甘露殿了,头回就给她留下致命的阴影,如若可能,她一生都不愿踏进来。

李化吉垂首,只盯着摆动的裙边,一眼都不多看。

谢狁此时对另外一人——应当是谢五郎道:“你素日玄谈,怎么把阴阳平衡的道理忘了。若贸然撕毁婚约,其他士族惶惶不安,物伤其类,届时大晋政坛必然动荡不安,因此要审之慎之。而现在,胡马欲窥江,山雨欲来,你不想着齐心协力,却先掀起内斗,你是嫌大晋国祚太长吗?”

胡马欲窥江?

她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李化吉怔怔地抬头,看向谢狁。

谢狁耷着眼皮,看着谢五郎,神色不变喜怒:“你若当真这般爱郗六娘,我教你个法子,请出家谱,划去你的名字,脱下玉冠锦袍,从此与谢家无干,也不再受谢家供养,我便不逼你娶王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