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4章 “氪金”玩家的捷径

而不知道林灰的终点,规划成长路线什么的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林灰第一点考虑黄静很快就找出了相应的思路。

既然林灰对于线上办公有自己的想法,黄静就顺水推舟地表示支持。

不过就林灰搞线上软件的初衷,黄静还是有些许疑惑的。

或者说黄静感觉有些迟疑之处。

终于,黄静还是忍不住问林灰道“你的意思是说,你之所以弄线上办公主要是因为对未来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么?”

林灰点了点头道“没错,我确实有这方面的顾虑。”

黄静道“如果仅仅是学业上的因素其实我觉得你倒是不用担心。

即便你追求的是学术上想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再正式涉足商业也不会太麻烦。

以你的实力,想顺利完成学业其实并不会耗费你太多时间的。

甚至于如果你愿意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措施的话可能只要不到一年的时间可能就足够了。

除非是在类似于西点学校这样的军事院校或者说比较倔强的公立院校比较难操作。

别的高校,尤其是私立高校,只要你愿意,全美/国几乎任意一所私立高校你都可以轻松搞定。”

似乎是怕林灰不相信,黄静紧接着补充道“虽然长久以来,美/国大学的教育体系以精英教育着称,顶尖高校一贯奉行精英教育的原则,但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却并不是唯精英论,很多时候教育上的一些规则的执行都是相当灵活的。

就拿大学生录取来说吧,虽然不少美/国顶尖的大学都宣称主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而不是其他要素来进行录取。

但是事实上,美/国大学体系之中极少有谁真的是这么做的。

美/国大学在录取的时候实际执行的规则很灵活。

要知道,美/国是一个校友文化非常达的国家,同样水平差不多的学生,美/国的高校往往会优先录取校友子女。

这种策略被美/国大学美其名曰称之为‘传承’,出于对这种‘传承’的考虑,很多时候在进行录取的时候,毫无公平可言。

这种所谓的‘传承’与其说是‘文化的传承’不如说是‘供养与被供养’的传承。

和国内的大学主要依靠拨款不同,美/国不少大学都是依托于获得捐款来获得主要经费。

而美/国大学的校友群体是一个学校获得捐款的主要来源。

作为美/国大学的衣食父母,捐了款的校友自然期待学校的回报,而学校的回报只能是学术上的投桃报李罢了。”

黄静接着说道“很多捐了巨款的校友,即便其子女的水平明显低于很多被淘汰的申请者,却还是脱颖而出能够顺利获得录取资格。

以备受媒体关注的哈佛大学为例,一般情况下该学校的录取率仅为百分之十。

但是在大学资源委员会(哈佛大学主要捐款者组成的筹款组织)的成员,子女的录取率却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类似的例子很多,好多人以为美国人情澹漠,却即便人情再澹漠也是有人的因素,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举这些例子我只是想说在美国大学的话同样不是没办法操作。

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大概就是砸钱了。

很多时候在美/国的不少大学,只要你愿意砸钱,可以说是可以横行无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