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3章 从幕后走到台前

尽管这两个标签并不是林灰的全部,但仅仅是这样就足够了。

当人们能接受了一个原本按部就班能在国内取得相当大成就的高考状元却能另辟蹊径走出另一条路的时候。

潜移默化中就已经让人们施加了一种心理暗示

——即林灰能创造出无限种可能。

而不循规蹈矩的成长路线就是其中一个明证。

尽管成为话题的中心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争议。

但像官/方报刊终究不是那种喜欢搞个大新闻的东西。

这类正儿八经的专业媒体自带宣传正朔性,对于引导舆论是很有帮助的。

林灰将来的成长路线之类的话题在官媒的保驾护航下林灰也完全不用担心什么非议之类的。

而且所谓的外界非议,该语境中所谓的“外界”尤指那些喜欢管闲事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普罗大众里面有部分格外喜欢管闲事的人在,林灰也不需要如此费脑筋。

没有这些人的话,像林灰将来何去何从之类的问题其实还真未必会引人们注意。

不光林灰将来何去何从不会引人注意,甚至连林灰本身也不会引人注意。

这个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大多数人们不可能对于某一个体过于在意,即便该个体十分优秀。

世界终究不是童话的世界,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有喜欢管闲事的人。

爱管闲事的人又以喜欢恶意解读的人居多。

正因为人群中有着这类人,以林灰本人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不得不格外留意人群中的这类人。

毕竟这些喜欢管闲事的人如果存心搞风搞雨对林灰未来的展恶意解读麻烦还真不小。

在这些人兴风作浪之下,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很容易被这些人所扇动出来的群体情绪裹挟

从而引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灾难”。

这不是林灰杞人忧天,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汤的例子屡见不鲜。

群体行为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的,有着典型的盲目性。

对于群体行为过于乐观的判断是要吃大亏的。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太多的悲剧都是因此酿成的。

总之,纵然人群中喜欢管闲事的人只是小比例,林灰也不可能完全无视这一小撮乌合之众。

非但不能无视这个小群体,以林灰万事求稳的性格反而要格外注重这一群体。

如果要林灰仅仅是依托于自己的力量对付这一群体的话。

虽然林灰有办法,但执行起来效率还真未必能有多好。

甚至在部分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会束手束脚。

但在官媒的保驾护航下事情则不一样了。

总不至于会有人公然唱反调吧。

至于私底下的一些不成规模的声音,林灰并不是太在意。

如果完全听不到一点非议的声音,反而是不正常的。

林灰想要做的只是避免大范围的恶意解读以及胡乱带节奏的非议。

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一次的专访如果能顺利进行对于林灰来说简直是一个莫大的机缘。

面对这样的机缘林灰没有将其拒之门外的理由。

除非是牵扯到一些涉及到诸如政/治之类的更为复杂因素。

不过官媒的采访也不完全是福利。

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可能会给林灰带来新的挑战。

官媒这次采访也将意味着林灰将从幕后走到台前。

从幕后走到台前,这似乎跟以往林灰的理念相悖。

毕竟以往林灰都一直向往闷声大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