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6章 轿子变担架

一般七品官多为四抬,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乘八抬,皇帝出宫时是十六抬,自然是最高的规格。

除去官轿,还有民轿,高贵人家多备有轿子,有两抬的有四抬的。前几年去杭州参观胡雪岩故居,见胡雪岩坐的就是四抬轿。

虽然他为红顶商人,皇上赐有品位,但也只能用四抬轿。

就是说,他的轿子仍为民轿,不是政府出钱制作的官轿。

官轿的轿夫是吃奉银的,而大户人家的轿夫是自己花钱养的。

就像现在富豪,虽然乘坐的是“宝马”、“ 奔驰 ”,但在众人眼中的分量还是抵不过县委书记所乘的新“红旗”。

在古代坐的轿子,就成了身份的象征。

民轿中还有一种被称为“花轿”或“喜轿”的,专用于百姓婚事。

拥有这种轿子的人多是一个团队,也就是民间组织。大伙凑份子制了一顶花轿,用丝绸包装起来,刺绣上吉祥图案,有的还镶上宝石,轿子上装饰金凤银人,专等有人来“写轿”。

“写轿”也叫“定轿”,定于某年某日有“喜好”。轿夫们头天过轿到男方家,第二天一早去抬新娘,并有锣鼓唢呐相陪,一路走来,热闹非凡。

新娘到家,主家要“封钱”,轿夫们得了礼钱,将轿子抬到村外,把上面的装饰卸下装在箱子里,然后分账,再等下一次有人来“写轿”。生意红火时,几乎每月能被雇十多次。

这和我们现在结婚,租豪车是一个道理,很多人结婚都租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来接新娘。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排面,另一个方面也寓意,婚后生活能红红火火,也能过上土豪的生活,开豪车。

有句话叫“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指的就是古代女孩出嫁。

但是古代的轿夫也不是随便当的,不是你有力气就可以当一名好轿夫了。

因为抬轿也是一门技术,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据说要做到在轿子上放一满碗水,几个伙计抬起来跑动,水不能外撒,才能过关。

所以古代很多轿夫,都是子继父业,民国时,黄包车,出现了,轿夫还是能接到生意的,直到解放后,这几年我国经济展,汽车逐渐普及,他们才算真正失业了。

偶尔在一些景区还有,但是那也是失去了轿子原本的用途,大家只是玩玩而已。

在衙府里当轿夫有许多禁忌,一是行轿时不能大声说话。

上肩走轿、停轿全听轿头指挥,轿头多用暗示,如起肩走轿喊一声“起轿”,上坡下坡时要拍轿杠,落轿后前面的轿夫要闪开,以便官员出轿。

轿夫还要忌口,不能吃大蒜、生葱和韭菜等有异味的东西,以防当官的闻到。另外,还不能放响屁,大声吐痰什么的,怕的是当官的听到“膈应”。

写了这么多关于轿子的事,我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大家了解轿子文化。

第二是我想说,坐这两位战士抬得轿子真是他妈的太遭罪了!

我这点重量对于他们来讲,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一走一蹦,我在上面也是一起一伏,我双手紧紧抓住轿子的两根木头,完全忘了脚上的疼痛,生怕他们把我甩下来。

蚩尤的这个轿子做的太简陋了,只能坐着,我赶紧叫停,把这个轿子改成了担架,躺下来,终于舒服了!

喜欢一梦越万年请大家收藏一梦越万年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