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页

阿娇不置可否,说:“只要有我一天,总得让跟着我的人不至于伤心绝望。”

瑞紫又接着说:“陛下下旨让长安勋贵们将其子弟送入上林苑陪他………额,学习。”其实是玩耍,长安有些人都觉得陛下已经荒废了。“长安勋贵们很是不满,但是太皇太后已经答应依着陛下的意思来办。勋贵们只好按照陛下的要求送人到了上林苑。”

阿娇叹了一口气,说:“知道了。”这就是后来最忠于刘彻的羽林军啊,谁又能预测他们未来的前途是如此的好呢?但现在勋贵们只会将不得宠的子弟送进去陪少年天子。

瑞紫想想没有什么信息了,就准备告退。阿娇却突然问:“陛下可去了平阳公主府?”

瑞紫摇摇头,说:“并无。”

阿娇挥挥手,叫来了楚云,说:“选进去宣室殿的几个人陛下可满意?”

楚云想想说:“他们目前并不能进得陛下的身,再说陛下常常在上林苑,宣室殿都已经很少去了。”

这个阿娇倒是清楚的,每次刘彻回来歇在椒房殿,就会兴奋的和她将上林苑的跑马什么的。但是有些人没有动作,她倒是很奇怪。

不过她不着急,她也不会急就是了。

楚云有些犹豫的说:“中宫,您为什么选中的宫女都如此有颜色,要是陛下看到了,只怕会心生怜惜。”尤其是那个叫李倩的,不光样貌好,人还沉稳,并敏而好学。去了宣室殿几个月,就隐隐成为那群人的中心人物。

阿娇嗤笑一声,说:“楚姑姑,陛下看不到,就不会有问题吗?不是她们,也会是别人。那么我何必浪费精力呢?一个和十个,对我来说并无区别。”

“可是陛下对您很好啊,至少也得等您有了皇子之后再说啊。”楚云争辩道。

“好?”阿娇有些好笑。原来这几年的专宠,给她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感觉啊。她好整以暇的说:“好吧,我们且不说陛下和我,司马夫人你已经很熟悉了,你可觉得她很好?”

“自是很好,到如今司马大人可是没有纳妾呢。”楚云宫外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

阿娇慢慢的喝了一口茶,说:“那就一个月以后,你再看看吧。”

楚云有些狐疑:虽然她并没有特地关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但是听说他们两人成婚这么久,还是如胶似漆,让长安的少女们可是很羡慕的啊。难道中宫有其他的内幕消息?

☆、 外戚冲突

楚云想想又摇摇头,中宫天天忙宫中之事都忙不过来,哪有精力却管这等小事?但是她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还是有信心的。

就笑道:“好,那婢子就等着了。”

阿娇不再说这个话题,反而问起了宫女政策的先行试探的情况。

楚云答道:“宫女们自是很欢喜的,都齐说中宫仁慈呢。”古今往来所谓一如深宫深似海,能有机会出去自是有了活路。

阿娇点点头,不管欢不欢喜,她都是要做的。再说放宽到二十五,攀不上高枝的没有指望了自然出宫是最好的出路。

“那就好,将要放出去的都整理出来,主子身边愿意留下的也都登记造册。”阿娇吩咐道。

“诺。”

“母亲现在如何?”阿娇又问起了馆陶公主。最近这一年,馆陶公主需要避嫌,所以也就在侯府深住,不常出来见客。

楚云道:“侍医说公主身体很康健,婢子去看公主,也说气色很好。中宫不用担心。”

阿娇每隔半个月都要派人去堂邑侯府问候的。今天又是到日子的时候,这个时候派去的人自是回来了。所以才有此一问。

日子到是不紧不慢的过着。刘彻自在漪澜殿说了那番话后,就真的只听不管了。儒生们也消停许多了。而他就如他所说除了在上林苑或者宣室殿,晚上总会回到椒房殿说说话,两人之间竟然有种温情在流动。

阿娇也是感觉到了,看着椒房殿的人走路都带风,虽然有些好笑,但是还是乐见其成的,于是对刘彻也用了心思,每天过来的膳食都是精挑细选的。

这天晚膳时,刘彻吃完之后,道:“娇娇,椒房殿的膳食越来越好了,以后午膳也给我送过来吧。”

果然阿娇就是会享受,做的膳食越来越美味。弄得他现在尝别的食物完全没有食欲了。

阿娇自是万分愿意的。刘彻给的台阶,她不上也太傻了。

大汉旱灾终于过去了,刘彻看着外面的雨幕,心情大好。杨得意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陛下日益威严了,连从小陪伴的他已经猜不透他的心思,自然也…不敢猜。

但陛下明显的笑意,他自是更加愿意看到,所以忙笑着说:“陛下,这雨一下,明年粮食也就大丰收了。”

刘彻笑道:“离明年还早呢,不过下了雨至少能解些燃眉之急。”晚稻还是有收成的。

杨得意忙请罪,道:“是奴婢不懂这些,陛下文治武功一定会成就不世功业的。”这倒不是拍马屁,而是他心中内心的真实想法。

刘彻笑笑没有说话,这时一个寺人进来对着杨得意示意了一下,杨得意出去问了一下,说:“陛下,皇后殿下又送午膳过来了。”

刘彻舒展了一下双臂,说:“好,拿进来,都有些饿了。”这些天娇娇一直送过来,他都习惯了,稍微一天不送,他都不愿意吃了。还好阿娇最近…很好。

杨得意看着刘彻脸上明显的愉悦,他一拱手,道:“诺。”

刘彻正吃着,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他问了一声:“谁?”

然后杨得意进来报:“韩将军求见。”

刘彻点点头,然后就看见韩嫣,停下箸,道:“是上林苑有事吗?”

刘彻成立了一个羽林军,韩嫣被调入其中任校尉。今日朝堂大臣在商量大汉粮食增产问题,争吵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章程,他也就没有去上林苑。

韩嫣进来行完礼,就看到刘彻在用膳,忙跪下请罪。刘彻挥挥手,说:“王孙不必多礼,上林苑有事?”

韩嫣顿了一下才说:“是窦良和王通打起来了,然后田明松、窦明琪和陈蛟也加入了,臣走之前,双方的姻亲几乎都参加了。臣看着事情恐怕不好收场,就回来禀告陛下。”

窦良是窦太皇太后亲侄子南皮侯窦彭祖之子,王通则是王皇太后之兄盖侯王信之子,陈蛟是皇后之兄,皇宫三大外戚。

羽林军一半都是来自长安勋贵,自高祖入住长安以来,勋贵们的姻亲早就遍布各个侯府了,往上数五代,几乎每个人都能扯上关系。再加上如今外戚窦家和王家竟然领头,陈家跟着,姻亲再一上,那么羽林军一半的人都要卷进去。

虽然另外一半是孤儿,只怕早就站队了,所以韩嫣这样一说,刘彻就哪能还想想不出其中的情形呢不由得使劲一拍案桌,大怒:“这是天天没有玩够?”竟然让所有的外戚都一网打尽了,存心让他没有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