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六章 四位知府(上)

看不到那就需要锻炼,需要切实的从基层操练起来。

“这一期国家公考,计划招录一千三百六十七人,而实际招录一千五百四十四人。”

七天的时间一晃而过,魏禀坤就捏着入选的名单来找骆永胜汇报,目的是这多出的小两百人要不要剔除掉。

如果需要剔除,那么就需要骆永胜来亲自勾消名额。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际招录比计划招录多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作为审卷的几人不可能在审卷的过程中实时通气,说自己这边招录了多少人,大家伙都是一边审卷一边就确定哪些人入选、哪些人没有入选。

最后一汇总,可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要是按照后世考试那种,搬出分数制来核数,按照分数排列,比如计划招录一千三百六十七人,那就把前一千三百六十七名全部录取下来。

这倒是省心,可万一水平都是一塌糊涂呢。

都考个十几二十分,乱萝卜堆里倒是排第一,拎出来也没法做菜上桌啊。

要都是这种水平的官,骆永胜宁可着一个都不要。

不设分数线只凭个人来判断水平是否配得上录取,当然也有很大的坏处,不仅浪费精力也更容易使审卷人获得谋私、主观评断的特权。

所以若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数制度显然更合理。

但那要等到全民教育普及后才适合。

若是这次参加国考的不是一万多人,而是十几万人、几十万人的话,或者等有朝一日,这个国家有上千万人都会读书识字,那骆永胜绝对会把试卷分数制度推出来。

大浪淘沙一定能筛出金子来。

他现在是怕基数少,别一个金子没筛不出来搞出一堆烂泥。

硬往墙上糊,害民又误国。

“既然才多了不到两百人,那也就别勾销了,江西的官员空额虽然补够了数,但咱们还有湖北湖南呢,派过去先练着,明年湖南湖北就会开省考、将来咱们大楚一经扩张置辖也会更多,现在多两百人,将来说不准都会少上万人。”

骆永胜交代下来,顺手在这份名单上将郁金、沈曾、晏殊、范仲淹四个人的名字圈了起来。

“这四个人的试卷答的最好,算是理论知识水平还可以,接下来就是看政务的实践能力了,挑四个府出来,先从知府开始练。”

知府,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一、二、三、四把手全兼,这个起点可谓是相当之高。

按说这种安排确实猛了点,给个县令不行吗?

问题就出在这了。

现在的骆楚政权,到处都是岗位空缺。

别说府一级了,中央几个部院尚书还空着呢,都是骆永胜自己一肩挑。

如那褚季,他是礼部尚书兼江西布政使兼南昌知府。

就差再兼任南昌府库仓储管理员了。

四十几个县中空了三十多个县没有县令,都是君卫队成员暂时性负责治安问题顺带着无为而治。

这次招录的考生,可以说起步就是正县或者副县级,再不济的也是一县八科某一科的主官。

而这四位成绩最突出的,给个知府就不算过分了。

很多朝代草创之初,十几岁的省级主官都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若不是骆永胜打算锻炼一下,将来好委以重任,那是说什么都得留在中央。

先从尚书干起!

喜欢楚书,太祖皇帝本纪请大家收藏楚书,太祖皇帝本纪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